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前言 | 第9页 |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9-13页 |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 第9-10页 |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 第10页 |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第10-11页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1-13页 |
·正极材料中元素含量分析 | 第13-22页 |
·锰含量分析方法 | 第13-16页 |
·锰价态分析 | 第16-18页 |
·铝的检测方法 | 第18-20页 |
·锂的检测方法 | 第20页 |
·氟的检测方法 | 第20-22页 |
·选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组分分析与方法研究 | 第23-58页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 | 第23-25页 |
·实验药品 | 第23-24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4页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 | 第24-25页 |
·电极片的制作及电池的组装 | 第25页 |
·电极片的制作及电池组装 | 第25页 |
·小结 | 第25页 |
·差示光度法测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锰 | 第25-32页 |
·实验原理 | 第26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6-27页 |
·材料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锂离子电池材料中锰平均价态的研究 | 第32-36页 |
·实验原理 | 第32页 |
·主要试剂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4页 |
·应用 | 第34页 |
·Mn(Ⅳ)测定方法的探索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页 |
·锂离子电池材料中铝含量的分析研究 | 第36-40页 |
·实验原理 | 第37页 |
·实验试剂 | 第37-38页 |
·实验部分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页 |
·锂离子电池材料中锂的分析方法研究 | 第40-48页 |
·实验原理 | 第40-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8页 |
·小结 | 第48页 |
·锂离子电池材料中氟的分析方法研究 | 第48-58页 |
·原理 | 第48-49页 |
·实验试剂 | 第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5页 |
·样品测定 | 第55页 |
·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测定锂离子电池材料中的氟 | 第55-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三章 锂离子电池材料中铝、锂、氟测定方法的不确定度评定 | 第58-76页 |
·乙醇沉淀锰-氟化钾置换-EDTA 容量法测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铝的不确定度评定 | 第58-63页 |
·实验部分 | 第58-59页 |
·不确定度来源 | 第59页 |
·不确定度评定 | 第59-62页 |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第62-63页 |
·扩展不确定度 | 第63页 |
·小结 | 第63页 |
·分光光度法测定锂离子电池材料中锂含量不确定度评定 | 第63-69页 |
·实验部分 | 第63-64页 |
·不确定度来源 | 第64页 |
·不确定度评定 | 第64-68页 |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第68页 |
·扩展不确定度与分析结果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页 |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锂离子电池材料中氟含量不确定度评定 | 第69-76页 |
·实验部分 | 第69-70页 |
·不确定度来源 | 第70页 |
·不确定度评定 | 第70-74页 |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第74-75页 |
·扩展不确定度与分析结果 | 第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7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