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基于水下传感器网络的目标识别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19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3-14页
     ·课题研究意义第14页
   ·水下传感器网络概述第14-15页
     ·水下传感器网络概念第14-15页
     ·水下传感器网络系统结构第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5-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发展趋势第16-17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7-19页
第2章 水下目标辐射噪声信号的特征提取第19-30页
   ·引言第19页
   ·水下目标辐射噪声第19-20页
   ·目标特征识别第20-29页
     ·信号的功率谱第21-23页
     ·信号的线谱第23-25页
     ·信号的连续谱第25-26页
     ·信号的调制线谱和调制连续谱第26-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神经网络分类器的研究与设计第30-43页
   ·引言第30页
   ·BP 神经网络算法研究第30-32页
     ·BP 神经网络概述第30-31页
     ·BP 算法的优缺点及改进第31-32页
   ·遗传算法第32-36页
     ·遗传算法概要第33-34页
     ·遗传算法特点第34-35页
     ·标准遗传算法第35页
     ·遗传算法的不足与改进第35-36页
   ·基于自适应遗传 BP 算法神经网络分类器设计第36-41页
     ·自适应遗传算法第36-37页
     ·自适应遗传 BP 算法第37-38页
     ·神经网络分类器设计第38-41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D-S 证据理论在水下目标融合识别中的研究第43-60页
   ·引言第43页
   ·数据融合基本概述第43-51页
     ·数据融合的含义第43页
     ·数据融合的通用模型第43-44页
     ·数据融合的分类第44-47页
     ·信息融合系统的系统结构第47-50页
     ·数据融合的主要技术方法第50-51页
     ·数据融合的应用领域第51页
   ·D‐S 证据理论概述第51-54页
     ·证据理论的基本概率第51-53页
     ·证据理论的组合规则第53-54页
     ·基于证据理论的决策第54页
   ·证据组合方法的优缺点及其改进第54-56页
     ·证据理论的主要优缺点第54-55页
     ·证据组合方法的改进第55-56页
   ·基本概率赋值的获取(D-S 与 BP 神经网络结合)第56-57页
     ·BP 神经网络参数的设定第56页
     ·D‐S 证据理论与 BP 神经网络结合研究第56-57页
   ·D-S 证据理论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第57-59页
   ·D‐S 证据理论目标识别结果分析第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基于水下传感器网络的目标识别系统实验研究第60-77页
   ·引言第60页
   ·水下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第60-64页
     ·水下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分析第60-62页
     ·跨层设计思想第62-63页
     ·水下传感器网络能量效率分析第63-64页
   ·基于水下传感器网络的目标识别系统总体概要第64-67页
     ·基于水下传感器网络的目标识别系统工作原理第64-65页
     ·水声节点通信实验研究第65-67页
   ·远程监控系统介绍第67-75页
     ·系统硬件介绍第67-69页
     ·系统软件部分介绍第69-73页
     ·嵌入式 web 简介第73-75页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结论第77-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攻读硕士期间申请的专利第8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第84-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宽带雷达数字接收机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下一篇:多功能一体化雷达/电子战系统信号处理机的研究及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