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标 | 第11-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论文结构和预期创新点 | 第15-17页 |
| ·论文结构 | 第15页 |
| ·预期创新点 | 第15-17页 |
| 第2章 城市化与低碳发展理论综述 | 第17-29页 |
| ·城市化理论 | 第17-21页 |
| ·城市化定义 | 第17-18页 |
| ·城市化水平测度 | 第18-20页 |
| ·低碳城市化 | 第20-21页 |
| ·低碳发展理论 | 第21-24页 |
| ·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 | 第21-22页 |
| ·低碳城市与低碳城市建设 | 第22-23页 |
| ·低碳发展途径 | 第23-24页 |
| ·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理论 | 第24-29页 |
| ·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 ·城市化对碳排放变动的贡献 | 第25-26页 |
| ·城市化与碳排放的关系 | 第26-29页 |
| 第3章 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 第29-41页 |
| ·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9-34页 |
| ·人口 | 第30页 |
| ·人均 GDP | 第30-31页 |
| ·能源消费强度 | 第31-32页 |
| ·产业结构 | 第32-33页 |
| ·能源消费结构 | 第33-34页 |
| ·城市化对碳源的影响 | 第34-37页 |
| ·城市化增加能源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城市化推动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城市化对碳汇的影响 | 第37-41页 |
| ·城市化改变土地利用方式 | 第38-39页 |
| ·城市化影响植被和土壤 | 第39页 |
| ·城市化推进城市代谢 | 第39-41页 |
| 第4章 山东省碳排放特征及其变动效应 | 第41-49页 |
| ·碳排放量估算 | 第41-42页 |
| ·碳排放量估算公式 | 第41页 |
| ·碳排放系数的确定 | 第41-42页 |
| ·碳排放量的计算 | 第42页 |
| ·山东省碳排放的基本特征 | 第42-46页 |
| ·碳排放总量特征 | 第42-43页 |
| ·碳排放强度特征 | 第43-45页 |
| ·人均碳排放量及其特征 | 第45-46页 |
| ·碳排放变动效应分析 | 第46-49页 |
| ·碳排放变动效应分解 | 第46-47页 |
| ·碳排放变动效应 | 第47-49页 |
| 第5章 山东省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的计量分析 | 第49-59页 |
| ·城市化与碳排放的长期协整分析 | 第49-54页 |
| ·分析步骤 | 第49页 |
| ·数据来源 | 第49-50页 |
| ·序列平稳性检验 | 第50-51页 |
| ·序列协整关系检验 | 第51-54页 |
| ·城市化与碳排放的短期动态分析 | 第54-56页 |
|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第54-55页 |
| ·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短期动态分析 | 第55-56页 |
| ·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的因果分析 | 第56-59页 |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9-63页 |
| ·主要结论 | 第59页 |
| ·经济快速增长是山东省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 第59页 |
| ·城市化与碳排放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且富有弹性 | 第59页 |
| ·城市化是碳排放量增长的单向 Granger 原因 | 第59页 |
| ·政策建议 | 第59-62页 |
| ·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 | 第59-60页 |
| ·提高节能减碳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 第60-61页 |
| ·加快推进低碳城市化发展 | 第61-62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附录 | 第67-71页 |
| 研究生阶段主要学术成果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