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电器第三方逆向物流效率与激励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废旧电器逆向物流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废旧电器逆向物流模式综述 | 第14-16页 |
·废旧电器逆向物流效率综述 | 第16-17页 |
·废旧电器第三方逆向物流激励机制综述 | 第17-18页 |
·文献评述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第19-21页 |
·博弈理论 | 第19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9-21页 |
第2章 废旧电器第三方逆向物流理论及现状分析 | 第21-30页 |
·废旧电器逆向物流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生态经济理论 | 第21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21-22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23页 |
·第三方逆向物流内涵及现状分析 | 第23-30页 |
·逆向物流及第三方逆向物流的内涵 | 第23-25页 |
·废旧电器回收再利用现状 | 第25-27页 |
·我国废旧电器回收再利用面临的障碍 | 第27-28页 |
·第三方逆向物流的优势 | 第28-30页 |
第3章 废旧电器第三方逆向物流效率分析 | 第30-37页 |
·效率分析问题的提出 | 第30页 |
·模型的基本假设与模型描述 | 第30-31页 |
·第三方负责回收的分散决策逆向物流效率分析 | 第31-34页 |
·制造商占据市场统治地位 | 第31-32页 |
·销售商占据市场统治地位 | 第32-33页 |
·两种情况下的社会总剩余比较 | 第33-34页 |
·收益共享合约的设计 | 第34-35页 |
·算例分析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废旧电器第三方逆向物流激励问题研究 | 第37-49页 |
·委托—代理框架下激励问题概述 | 第37-38页 |
·废旧电器回收委托代理模型 | 第38-41页 |
·废旧电器回收委托代理模型假设 | 第38-39页 |
·对称信息下的最优激励分析 | 第39-40页 |
·非对称信息下的最优合同 | 第40-41页 |
·非对称信息下最优激励拓展分析 | 第41-48页 |
·激励报酬强度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4页 |
·外包方M代理成本分析 | 第44-45页 |
·市场竞争对最优激励合同的影响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49-52页 |
·从政策和资金上实施优惠 | 第49页 |
·鼓励建立专业的回收处理企业 | 第49页 |
·建立废旧电器回收处理专项资金 | 第49页 |
·提高逆供应链上各企业的服务水平 | 第49-51页 |
·提高制造商生产技术水平 | 第49-50页 |
·对第三方回收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 第50页 |
·实现逆向供应链上各方的信息共享 | 第50-51页 |
·保证电器消费者积极参与废旧电器的回收 | 第51-52页 |
·加强对绿色回收的宣传 | 第51页 |
·对消费者进行经济激励 | 第51页 |
·对消费者建立绿色回收制度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