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縮略词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4页 |
1 植物耐逆性研究 | 第14-15页 |
·植物的耐盐性 | 第14页 |
·植物的耐旱性 | 第14-15页 |
·植物的耐冷性 | 第15页 |
2 MYB转录因子 | 第15-22页 |
·植物中的MYB转录因子 | 第15-16页 |
·植物MYB转录因子的结构和分类 | 第16-19页 |
·植物MYB转录因子的起源与进化 | 第19-20页 |
·植物MYB转录因子的功能 | 第20-22页 |
3 植物LEA蛋白 | 第22-29页 |
·LEA蛋白的性质 | 第23页 |
·LEA蛋白的结构特征和分类 | 第23-25页 |
·LEA蛋白的业细胞定位 | 第25-26页 |
·LEA蛋白的功能 | 第26-28页 |
·LEA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 | 第28-29页 |
4 植物遗传转化 | 第29-34页 |
·转基因与食品安全 | 第29-31页 |
·植物转化中的安全标记基因 | 第31-32页 |
·抗性标记基因剔除技术 | 第32-34页 |
第二章 MYB转录因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第34-72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4-48页 |
·实验材料 | 第34-36页 |
·各种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 第36-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4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8-70页 |
·候选MYB基因的筛选及芯片结果验证 | 第48-49页 |
·MYB蛋白结构、性质及其系统进化分析 | 第49-53页 |
·GmMYB84/173/184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 第53-54页 |
·非生物胁迫和植株激素对大豆GmMYB84表达的影响 | 第54-55页 |
·GmMYB84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5-58页 |
·GmMYB84的转录激活活性分析 | 第58-60页 |
·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的筛选及鉴定 | 第60-61页 |
·GmMYB84拟南芥过表达株系的表型 | 第61-62页 |
·GmMYB84过表达拟南芥的耐盐性分析 | 第62-67页 |
·GmMYB84过表达拟南芥对ABA的响应 | 第67-70页 |
·讨论 | 第70-72页 |
第三章 GMPM30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第72-99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72-76页 |
·实验材料 | 第72-73页 |
·各种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 第73页 |
·实验方法 | 第73-7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6-97页 |
·候选GmPM30基因的获得及芯片结果验证 | 第76-77页 |
·GmPM30蛋白结构及系统进化分析 | 第77-78页 |
·GmPM30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 第78-79页 |
·非生物胁迫和植株激素对GmPM30表达的影响 | 第79-80页 |
·GmPM30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80-83页 |
·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的筛选及鉴定 | 第83-84页 |
·GmPM30过表达系的表型 | 第84-85页 |
·GmPM30过表达能够提高拟南芥的盐耐受性 | 第85-89页 |
·GmPM30过表达能够提高拟南芥的干旱耐受性 | 第89-91页 |
·GmPM30过表达拟南芥的抗冷分析 | 第91-92页 |
·GmPM30过表达拟南芥对ABA的响应 | 第92-95页 |
·GmPM30的大豆遗传转化 | 第95-97页 |
·讨论 | 第97-99页 |
第四章 无选择标记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99-110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99-102页 |
·实验材料 | 第99页 |
·实验方法 | 第99-10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2-108页 |
·实验设计 | 第102-104页 |
·载体pROK2’的获得及验证 | 第104-105页 |
·载体pROK2"的获得及验证 | 第105-107页 |
·植物双元表达载体的获得及验证 | 第107-108页 |
·讨论 | 第108-110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附录 | 第122-12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