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LED 概况 | 第13-14页 |
·LED 的发光原理 | 第13页 |
·LED 的主要应用 | 第13-14页 |
·有关稀土发光材料的介绍 | 第14-18页 |
·稀土发光材料在白光 LED 中的作用 | 第14-15页 |
·稀土发光材料的特点 | 第15-16页 |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过程 | 第16页 |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历史 | 第16页 |
·掺杂 Eu~(3+)和 Pr~(3+)的红色荧光粉的发光特点 | 第16-18页 |
·本文选题意义、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选题意义 | 第1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2页 |
第2章 Eu~(~(3+))掺杂的 NaLa(MoO_4)(WO_4)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 第22-32页 |
·前言 | 第22页 |
·实验部分 | 第22-24页 |
·试剂 | 第22-23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23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23-2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4-29页 |
·物相分析 | 第24-25页 |
·荧光性能分析 | 第25-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第3章 NaY_(0.87)Eu_(0.13)(WO_4)_(1.2)(MoO_4)_(0.8)的制备及性能 | 第32-42页 |
·前言 | 第32-33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试剂 | 第33页 |
·样品制备 | 第33-34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9页 |
·晶体结构 | 第34-35页 |
·样品的荧光性能分析 | 第35-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第4章 NaY_(0.84)La_(0.03)Eu_(0.13)(WO_4)_2和 KY_(0.86)La_(0.06)Eu_(0.08)(WO_4)_2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第42-53页 |
·前言 | 第42页 |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试剂 | 第42-43页 |
·仪器 | 第43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43-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0页 |
·晶体结构 | 第44-46页 |
·荧光性能 | 第46-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第5章 LaBa_2VO_6: Eu~(~(3+))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 第53-59页 |
·前言 | 第53页 |
·实验部分 | 第53-54页 |
·试剂 | 第53页 |
·仪器 | 第53页 |
·样品制备 | 第53-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7页 |
·物相分析 | 第54-55页 |
·荧光性能分析 | 第55-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第6章 (Sr_(0.5)Ba_(0.5))MoO_4:Pr~(~(3+)),K~+的制备及表征 | 第59-68页 |
·前言 | 第59页 |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试剂 | 第59页 |
·样品制备 | 第59-60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5页 |
·晶相结构 | 第60-61页 |
·发光特性 | 第61-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全文结论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