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窗异草》叙事艺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1 主题表达与女性形象塑造 | 第10-24页 |
·深广的主题表达 | 第10-16页 |
·报恩主题 | 第10-12页 |
·爱情主题 | 第12-13页 |
·批判主题 | 第13-15页 |
·赞颂主题 | 第15-16页 |
·多彩的女性形象 | 第16-24页 |
·临危不乱、大智大勇 | 第16-17页 |
·自强不息、努力抗争 | 第17-19页 |
·“情为何物,生死相随” | 第19-20页 |
·“咏絮之才,理家之道” | 第20-21页 |
·“强悍之极,嫉妒之至” | 第21-24页 |
2 《萤窗异草》的情节建构 | 第24-37页 |
·情节脉络“草蛇灰线法” | 第24-29页 |
·“叶落无声”之铺设悬念 | 第24-27页 |
·“叶落无声”之有应有伏 | 第27-29页 |
·情节转承:因果关系的时序变形 | 第29-33页 |
·预言式 | 第29-31页 |
·倒叙式 | 第31-33页 |
·“成戏必有巧” | 第33-35页 |
·精心选择的“结构核” | 第35-37页 |
3 《萤窗异草》的叙事视角 | 第37-46页 |
·人物角色叙述 | 第37-39页 |
·流动视角的形成 | 第39-41页 |
·多种视角的交叉运用 | 第41-42页 |
·男性叙事视角 | 第42-46页 |
4 《萤窗异草》的叙事语言 | 第46-55页 |
·环境语言 | 第46-47页 |
·叙述语言通俗化 | 第47-50页 |
·人物语言生活化 | 第47-48页 |
·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 第48-50页 |
·叙述语言的典雅化 | 第50-55页 |
·诗意化的语言 | 第50-52页 |
·古语直引 | 第52-53页 |
·古语新用 | 第53-55页 |
结束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