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引言 | 第13-25页 |
·樱桃不同外植体再生体系研究进展 | 第13-21页 |
·樱桃离体叶片再生 | 第13-15页 |
·樱桃离体叶柄再生 | 第15-16页 |
·樱桃离体根再生 | 第16-17页 |
·樱桃离体节间再生 | 第17-18页 |
·樱桃子叶再生 | 第18-19页 |
·樱桃原生质体再生 | 第19-20页 |
·樱桃体细胞胚再生 | 第20-21页 |
·樱桃胚培养再生 | 第21页 |
·樱桃转基因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樱桃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 第21-22页 |
·樱桃树势改良方面的转基因研究 | 第22页 |
·樱桃抗性方面的转基因研究 | 第22-23页 |
·樱桃耐贮性方面的转基因研究 | 第23页 |
·樱桃转基因研究的发展方向 | 第23-2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2页 |
·试验材料 | 第25-27页 |
·植物材料 | 第25页 |
·化学试剂 | 第25-26页 |
·主要仪器 | 第26-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32页 |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第27-28页 |
·不同杂种优系的茎尖培养 | 第28-29页 |
·不同基因型离体叶片的再生培养 | 第29-30页 |
·不同基因型离体叶柄的再生培养 | 第30页 |
·不同基因型离体节间的再生培养 | 第30页 |
·不同基因型离体根的再生培养 | 第30-31页 |
·离体叶片和离体节间再生不定根的培养 | 第31页 |
·结果调查与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52页 |
·不同杂种优系的茎尖培养 | 第32-35页 |
·不同激素处理对杂种优系初代培养的影响 | 第32页 |
·不同激素处理对杂种优系继代培养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不同激素处理对杂种优系生根培养的影响 | 第33-35页 |
·不同基因型离体叶片的再生培养 | 第35-40页 |
·不同激素处理对叶片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35-38页 |
·不同暗培养时间对叶片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38页 |
·叶片在培养基上接种方向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 第38-39页 |
·叶片生理状态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基因型离体叶柄的再生培养 | 第40-43页 |
·不同激素处理对离体叶柄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40-42页 |
·不同处理方法对离体叶柄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42页 |
·硝酸银处理对离体叶柄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不同基因型离体节间的再生培养 | 第43-46页 |
·不同激素处理对离体节间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43-45页 |
·黄化处理对离体节间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45-46页 |
·不同基因型离体根的再生培养 | 第46-49页 |
·不同激素处理对离体根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46-48页 |
·不同处理方法对离体根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48-49页 |
·离体叶片和离体节间再生不定根的研究 | 第49-52页 |
4 讨论 | 第52-55页 |
·樱桃不同杂种优系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意义 | 第52页 |
·决定樱桃离体再生植株的若干关键因子的分析 | 第52-54页 |
·基因型 | 第52-53页 |
·外植体 | 第53页 |
·植物激素 | 第53页 |
·培养条件 | 第53-54页 |
·樱桃离体叶片和离体节间再生不定根的重要意义 | 第54页 |
·不同基因型和外植体再生植株对樱桃转基因研究的意义 | 第54-55页 |
5 结论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 | 第62-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