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杂散电流的定义及其危害 | 第9-10页 |
·杂散电流测试原理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数据采集技术基础 | 第14-23页 |
·数据采集的基本理论 | 第14-18页 |
·数据采集的基本过程 | 第14-15页 |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 第15-16页 |
·频混的产生 | 第16-17页 |
·消除混频 | 第17-18页 |
·ADC 的工作原理 | 第18-21页 |
·模数转换的过程 | 第18-19页 |
·采样保持 | 第19页 |
·量化及其误差 | 第19-20页 |
·编码 | 第20页 |
·A/D 转换器的误差来源 | 第20-21页 |
·A/D 转换器的信噪比(SNR) | 第21页 |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杂散电流测试仪系统设计 | 第23-30页 |
·功能划分 | 第23页 |
·下位机系统开发流程 | 第23-25页 |
·需求分析 | 第25-26页 |
·手持式杂散电流测试仪的功能要求 | 第25页 |
·手持式杂散电流测试仪的技术指标分析 | 第25-26页 |
·核心方案比较与选择 | 第26-28页 |
·主控方案选择 | 第26页 |
·数据存储方案及上位机通信方案选择 | 第26-28页 |
·键盘方案选择 | 第28页 |
·总体设计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杂散电流测试仪硬件设计 | 第30-54页 |
·主控模块设计 | 第30-33页 |
·MSP430F1611 单片机简介及特性 | 第30-31页 |
·MSP430F1611 外围电路设计 | 第31-33页 |
·键盘与实时时钟设计 | 第33-39页 |
·I2C 总线概述 | 第33-35页 |
·I2C 接口实时时钟芯片FM3130 | 第35-37页 |
·I2C 接口键盘驱动器ZLG7290 | 第37-39页 |
·液晶显示模块设计 | 第39-41页 |
·SYM320240CZK 液晶模块简介及特性 | 第39-40页 |
·SYM320240CZK 液晶模块电路设计 | 第40-41页 |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第41-42页 |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第42-53页 |
·信号衰减电路 | 第42-43页 |
·基于AD736 的真有效值(True-RMS)运算电路 | 第43-45页 |
·基于MAX280 的五阶低通巴特沃兹滤波器 | 第45-46页 |
·基于LMH6574 的多路复用电路 | 第46-47页 |
·基于AD8138 的差分A/D 驱动器 | 第47-48页 |
·基于AD7684 的A/D 转换器 | 第48-51页 |
·电平匹配电路 | 第51页 |
·电源模块设计 | 第51-53页 |
·电路图的后处理 | 第53页 |
·PCB 电路板设计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杂散电流测试仪软件设计 | 第54-61页 |
·程序设计原则 | 第54-55页 |
·主程序设计 | 第55-56页 |
·系统设置模块 | 第56页 |
·电位测量模块 | 第56-58页 |
·直流电压梯度测量 | 第58页 |
·自动测试模块 | 第58-59页 |
·杂散电流方向判别模块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现场应用 | 第61-69页 |
·系统设计结果 | 第61-63页 |
·系统精度测试 | 第63-64页 |
·杂散电流测试仪现场应用实例 | 第64-68页 |
·实例一:犍为南站 | 第64-66页 |
·实例二:重庆渡两线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总结 | 第69页 |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