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承继共同正犯探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引言第9-12页
   ·问题的提出第9页
   ·研究的意义第9页
   ·选题的背景第9-10页
   ·文献综述第10页
   ·研究方法第10-11页
   ·研究的目的第11-12页
2 承继共同正犯概述第12-22页
   ·承继共同正犯的概念第12-13页
   ·承继共同正犯的类型第13-15页
     ·根据实行行为的个数评定第14页
     ·根据后行为者加入时前后是否为同一犯罪第14-15页
     ·根据介入的行为方式的不同第15页
   ·承继共同正犯存否之争第15-22页
     ·承继共同正犯存在性的学说第15-17页
     ·我国学者对承继共同犯罪的见解和立场第17-19页
     ·小结第19-22页
3 承继共同正犯的成立要件第22-27页
   ·承继共同正犯的构成要件第22-24页
     ·时空要件第22页
     ·主观要件第22-23页
     ·客观要件第23-24页
   ·承继共同正犯的排除情形第24-27页
     ·共谋共同正犯第24页
     ·过失共同正犯第24-25页
     ·片面共同正犯第25-27页
4 承继共同正犯的存在范围第27-34页
   ·承继共同正犯存在的一般范围第27-28页
   ·承继共同正犯存在的特定范围第28-34页
     ·继续犯情形下的承继共同正犯第28-29页
     ·结果加重犯情形下的承继共同正犯第29页
     ·结合犯情形下的承继共同正犯第29-31页
     ·牵连犯情形下的承继共同正犯第31-32页
     ·小结第32-34页
5 承继共同正犯的责任范围第34-43页
   ·承继共同正犯责任范围的学说第34-37页
     ·肯定说第34-35页
     ·否定说第35-36页
     ·限定的肯定说第36-37页
     ·国内学者的观点第37页
   ·承继共同正犯责任划分原则第37-40页
   ·承继共同正犯责任判断第40-43页
     ·承继共同正犯责任承担的现实形式第40-41页
     ·过剩后果的责任第41-42页
     ·承继共同正犯责任体系的构建第42-43页
6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刑法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下一篇:诈骗罪被骗人“自愿给付”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