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式超声复合加工装置的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超声加工装置的背景知识 | 第10-13页 |
| ·超声换能器 | 第10-11页 |
| ·超声变幅杆 | 第11-12页 |
| ·超声发生器 | 第12-13页 |
| ·感应电能传输技术 | 第13页 |
| ·超声加工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超声换能器的设计 | 第17-35页 |
| ·超声换能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 第17-18页 |
| ·压电超声换能器 | 第18-21页 |
| ·压电效应与逆压电效应 | 第18-19页 |
| ·压电材料 | 第19页 |
| ·压电方程 | 第19-21页 |
| ·振子振动模式 | 第21页 |
| ·夹心式压电换能器 | 第21-30页 |
| ·夹心式压电换能器的结构与特点 | 第21-22页 |
| ·夹心式压电换能器的性能参数解析 | 第22-27页 |
| ·压电方程选择及机电等效图 | 第27-29页 |
| ·前后盖板机电等效图 | 第29-30页 |
| ·夹心式压电换能器的参数设计 | 第30-33页 |
| ·压电材料尺寸的选择 | 第30-31页 |
| ·前后盖板尺寸及振速比的计算 | 第31-32页 |
| ·压电振子表面输出振幅计算 | 第32页 |
| ·预应力的估算 | 第32-33页 |
| ·夹心式换能器的加工要求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超声变幅杆的设计 | 第35-44页 |
| ·超声变幅杆概述 | 第35页 |
| ·变幅杆的设计原则 | 第35-36页 |
| ·变幅杆的性能参数 | 第35页 |
| ·变幅杆的类型选择 | 第35-36页 |
| ·变幅杆的材料选择 | 第36页 |
| ·纵向振动阶梯形变幅杆的设计 | 第36-43页 |
| ·变幅杆的设计方法 | 第36-37页 |
| ·阶梯形变幅杆理论模型建立 | 第37-40页 |
| ·半波长变幅杆结构设计 | 第40-42页 |
| ·变幅杆的加工要求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超声电源系统的设计 | 第44-55页 |
| ·超声电源的原理 | 第44-45页 |
| ·振荡信号的产生 | 第45-48页 |
| ·MAX038 概述 | 第45页 |
| ·MAX038 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45-46页 |
| ·振荡频率及脉冲占空比调节 | 第46-47页 |
| ·振荡电路结构 | 第47-48页 |
| ·超声发生器主功放电路的设计 | 第48-51页 |
| ·整流滤波电路的设计 | 第48-49页 |
| ·功率元件的对比与选择 | 第49-51页 |
| ·功率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51-54页 |
| ·IGBT 对驱动电路的要求 | 第51-52页 |
| ·驱动电路的选择 | 第52-53页 |
| ·集成驱动器的选择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匹配电路的设计 | 第55-68页 |
| ·压电换能器电学匹配的基本原理 | 第55-56页 |
| ·压电超声换能器电匹配的定量分析 | 第56-57页 |
| ·超声换能器的基本性能参数的测量与计算 | 第57-59页 |
| ·谐振分析 | 第59-61页 |
| ·阻抗匹配 | 第61-67页 |
| ·阻抗匹配的定量计算 | 第61-62页 |
| ·感应电能传输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第62页 |
| ·可分离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第62-63页 |
| ·主功率变压器参数计算 | 第63-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超声复合加工装置的测量与实验 | 第68-74页 |
| ·超声换能器阻抗测量 | 第68-70页 |
| ·阻抗分析仪 | 第68-69页 |
| ·换能器阻抗参数的测量 | 第69-70页 |
| ·振动系统阻抗性能测试 | 第70-71页 |
| ·超声发生器性能测试 | 第71-73页 |
| ·整流滤波电路测试 | 第71-72页 |
| ·驱动电路测试 | 第72页 |
| ·功放电路测试 | 第72-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 ·总结 | 第74页 |
| ·展望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