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引言 | 第12-16页 |
| 一、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三、本文内容及要点 | 第14-16页 |
| 第1章 国际法的发展对海事行政法的影响 | 第16-38页 |
| ·国际海洋条约的变迁 | 第16-26页 |
| ·第一阶段——二战前的国际海洋公约 | 第17-19页 |
| ·第二阶段——1958年日内瓦四公约 | 第19-22页 |
| ·第三阶段——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第22-26页 |
| ·国际法维持力的变化 | 第26-32页 |
| ·国际法对海洋秩序的维持 | 第26-29页 |
| ·利益理性对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促进 | 第29-30页 |
| ·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 | 第30-32页 |
| ·海事行政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第32-38页 |
| ·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局限性对海事行政法的影响 | 第32-34页 |
| ·非传统安全威胁凸显 | 第34-38页 |
| 第2章 国家主权与海事行政执法 | 第38-64页 |
|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 | 第38-43页 |
| ·主权理论的发展 | 第38-40页 |
| ·对主权的理解 | 第40-43页 |
| ·海事行政执法在国家主权维护中的原则 | 第43-45页 |
| ·国家利益原则 | 第43-44页 |
| ·法律先行原则 | 第44-45页 |
| ·南海主权争端中的海事行政执法 | 第45-64页 |
| ·南海“九段线”的来由及其性质认定 | 第45-49页 |
| ·我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的历史及法理依据 | 第49-55页 |
| ·我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主张主权面临的问题 | 第55-59页 |
| ·我国海事在南海海域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 | 第59-64页 |
| 第3章 海事行政执法的国际法依据 | 第64-80页 |
| ·条约作为我国海事部门行使海上职权依据的法理探讨 | 第64-68页 |
| ·条约在国内适用的基本理论 | 第64-65页 |
| ·关于《海洋法公约》作为海事部门行使海上职权的依据 | 第65-67页 |
| ·关于国际海事公约作为海事部门行使海上职权的依据 | 第67-68页 |
| ·船旗国海事行政执法的国际法依据 | 第68-74页 |
| ·船舶国籍的确定 | 第68-69页 |
| ·维护船舶航行安全 | 第69-72页 |
| ·防治和控制海上污染 | 第72-74页 |
| ·港口国海事行政执法的国际法依据 | 第74-80页 |
| ·国际海事公约要求港口国履行职责概述 | 第74-75页 |
| ·国际海事组织航行安全类公约对港口国检查的要求 | 第75-77页 |
| ·国际海事组织防治和控制海上污染类公约对港口国检查的要求 | 第77-80页 |
| 第4章 我国海事部门维护国家主权的主要法定职责 | 第80-104页 |
| ·我国海事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海上行政职能的权限范围 | 第80-86页 |
| ·我国海事海上行政职能的属性及设定 | 第80-82页 |
| ·依国际海事公约确定的海事行政职权范围 | 第82-86页 |
| ·我国海事部门有关交通安全的法定职责 | 第86-95页 |
| ·海上通航环境维护的职责 | 第86-87页 |
| ·海上通航秩序维护的职责 | 第87-91页 |
| ·提供航海保障的职责 | 第91-92页 |
| ·船舶安全监督的职责 | 第92-94页 |
| ·海上搜寻救助的职责 | 第94页 |
| ·海上交通事故调查的职责 | 第94-95页 |
| ·我国海事部门有关船舶污染的法定职责 | 第95-102页 |
| ·行使沿海国在内水(领海)防治船舶污染的职责 | 第96-97页 |
| ·行使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防治船舶污染的职责 | 第97-98页 |
| ·行使沿海国在公海防治船舶污染的职责 | 第98页 |
| ·行使船旗国在防治船舶污染方面的职责 | 第98-100页 |
| ·行使港口国主管机关在防治船舶污染方面的职责 | 第100-102页 |
| ·我国海事海上反恐和反海盗职责的现行规定 | 第102-104页 |
| ·海上反恐的职责 | 第102-103页 |
| ·反海盗的职责 | 第103-104页 |
| 第5章 外国海事行政执法现状及评价 | 第104-114页 |
| ·我国周边国家海事行政执法现状 | 第104-108页 |
| ·日本 | 第104-106页 |
| ·韩国 | 第106-107页 |
| ·马来西亚 | 第107-108页 |
| ·发达国家海事行政执法现状 | 第108-111页 |
| ·美国 | 第108-109页 |
| ·英国 | 第109-110页 |
| ·加拿大 | 第110-111页 |
| ·外国海事行政执法的综合评价 | 第111-112页 |
| ·外国海事行政执法与我国海事行政执法的比较 | 第112-114页 |
| 第6章 我国海事行政执法的完善 | 第114-140页 |
| ·我国相关部门行政执法现状及对海事行政执法的启示 | 第114-119页 |
| ·相关职能部门行政执法现状 | 第114-117页 |
| ·对海事行政执法的启示 | 第117-119页 |
| ·我国海事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 第119-125页 |
| ·国内法未能与国际公约有效衔接 | 第119-120页 |
| ·法律法规不协调,部分条文滞后 | 第120-122页 |
| ·具体程序缺失 | 第122-124页 |
| ·国际合作机制不健全 | 第124-125页 |
| ·对策与建议 | 第125-140页 |
| ·加强与国际公约的有效衔接 | 第126-127页 |
| ·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 第127-133页 |
| ·规范海事行政执法程序 | 第133-136页 |
| ·拓展海事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 | 第136-140页 |
| 结论 | 第140-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2-14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148-150页 |
| 致谢 | 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