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3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哲学思想 | 第18-28页 |
·环境哲学 | 第18-19页 |
·马克思恩格斯环境哲学思想的形成 | 第19-22页 |
·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实践基础 | 第21-22页 |
·马克思恩格斯环境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2-28页 |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 第22-24页 |
·关于环境意识 | 第24页 |
·实践是联系人与环境的中介 | 第24-25页 |
·关于解决环境问题的理论 | 第25-26页 |
·关于科学技术与环境关系的理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当前山西省的环境状况 | 第28-36页 |
·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 第28-31页 |
·地质灾害频发 | 第28-29页 |
·森林锐减,水土流失严重 | 第29-30页 |
·水资源破坏 | 第30-31页 |
·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 第31-36页 |
·大气污染 | 第31-32页 |
·水污染 | 第32-33页 |
·固体废弃物污染 | 第33-36页 |
第四章 当前山西省环境保护存在的一些难点 | 第36-42页 |
·产业结构的局限,环境污染严重 | 第36-37页 |
·公众的环境意识有待提高 | 第37-39页 |
·对环境问题认识不足 | 第38页 |
·对参与环境保护的认识存在缺陷 | 第38-39页 |
·公众参与环保的机制不完善 | 第39-42页 |
·政府主导的环保模式,忽视了公众的力量 | 第39-40页 |
·没有形成正确的参与途径 | 第40页 |
·公众参与方式比较单一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在马克思恩格斯环境哲学思想指导下改进山西环保工作 | 第42-53页 |
·确立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 第42-45页 |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哲学思想 | 第42-43页 |
·践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恩格斯环境哲学在新时期的实践 | 第43-45页 |
·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 | 第45-47页 |
·建立新型的煤炭产业 | 第45-46页 |
·大力发展新兴环保产业 | 第46-47页 |
·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 | 第47-49页 |
·开展深入而广泛的宣传活动 | 第48-49页 |
·开展绿色社区、绿色校园的创建活动 | 第49页 |
·建立完善的相关制度和机制 | 第49-53页 |
·建立系统的公众参与机制 | 第49-51页 |
·完善环境教育制度 | 第51页 |
·建立监督制约机制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