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 ·纳米材料概述 | 第11-14页 |
| ·氧化铈纳米材料以及铈基复合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 ·CeO_2纳米材料以及铈基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 ·水热/溶剂热法 | 第15-16页 |
| ·溶胶-凝胶法(Sol-Gel) | 第16-17页 |
| ·微乳液法 | 第17-18页 |
| ·超声法以及微波法 | 第18页 |
| ·氧化铈纳米材料以及铈基复合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8-20页 |
| ·催化剂——汽车尾气的处理 | 第18-19页 |
| ·应用于电池材料 | 第19页 |
| ·吸附剂——污水处理 | 第19-20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以及背景 | 第20-22页 |
|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背景 | 第20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22-26页 |
| 第二章 氧化铈三维微钠结构的构筑:前驱体的合成,形成机理以及性能测试 | 第26-43页 |
| ·引言 | 第26-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页 |
| ·实验合成 | 第27页 |
| ·样品表征 | 第2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4页 |
| ·两种不同形貌甲酸铈前驱体的制备 | 第27-30页 |
| ·甲酸铈前驱体的形成机理 | 第30-34页 |
| ·多孔氧化铈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 第34-38页 |
| ·总结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 第三章 甲酸铈液相转化法制备氧化铈介孔纳米花 | 第43-59页 |
| ·引言 | 第43-44页 |
|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 ·实验合成 | 第44页 |
| ·样品表征 | 第44-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 ·物相转变 | 第45-46页 |
| ·反应机理 | 第46-49页 |
| ·反应的影响因素 | 第49-51页 |
| ·催化性能评估 | 第51-52页 |
| ·结论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 第四章 单分散球形氧化铈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与表征 | 第59-68页 |
| ·引言 | 第59页 |
| ·单分散球形氧化铈纳米材料的合成 | 第59-65页 |
| ·试验方法 | 第59-60页 |
| ·实验合成 | 第59-60页 |
| ·样品表征 | 第60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0-65页 |
| ·结构与形貌 | 第60-63页 |
| ·机理研究 | 第63-65页 |
| ·总结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第五章 一步合成法制备掺杂铜的单分散氧化铈纳米球以及铜离子辅助法制备氧化铈空心颗粒 | 第68-83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一步合成法制备掺杂铜的单分散氧化铈纳米球 | 第68-76页 |
| ·实验部分 | 第68-69页 |
| ·实验合成 | 第68-69页 |
| ·结果表征 | 第6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5页 |
| ·小结 | 第75-76页 |
| ·铜离子辅助的制备氧化铈空心颗粒 | 第76-81页 |
| ·实验部分 | 第76-77页 |
| ·实验合成 | 第76页 |
| ·结果表征 | 第76-7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7-80页 |
| ·小结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荣誉和奖励 | 第84-85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