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前言 | 第9-13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13-19页 |
| 1. 材料 | 第13-15页 |
| ·实验对象 | 第13页 |
| ·实验试剂 | 第13-14页 |
| ·实验仪器 | 第14-15页 |
| ·数据库网站及分析软件 | 第15页 |
| 2. 方法 | 第15-19页 |
| ·临床指标的测定 | 第15页 |
| ·血样DNA的提取 | 第15-16页 |
| ·Taqman技术进行基因分型 | 第16-19页 |
| 3. 统计学处理 | 第19页 |
| 结果 | 第19-29页 |
| 1.哈萨克族与维吾尔族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及肥胖组临床资料的比较 | 第19-20页 |
| 2.Taqman分型结果 | 第20-21页 |
| 3.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组间两多态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 | 第21-22页 |
| 4.按性别分层后,哈萨克族组间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比较 | 第22页 |
| 5.按性别分层后,维吾尔族组间基因型与等位墓因频率分布的比较 | 第22-24页 |
| 6.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24页 |
| 7.两个多态位点构成的单倍型在两个民族中的分布 | 第24-26页 |
| 8.按性别分组后,两个多态位点构成的单倍型在两民族中的分布 | 第26页 |
| 9.新祖两地区哈萨克族与维吾尔族Arg16/Gly、Gln27/Glu位点变异频率分布与汉族人的比较 | 第26-29页 |
| 讨论 | 第29-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致谢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9页 |
| 综述 | 第39-4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 导师评阅表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