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引言 | 第15-19页 |
第一章 现代税法的社会和观念基础 | 第19-48页 |
一、现代税法的社会基础 | 第19-32页 |
二、现代税法的观念基础 | 第32-44页 |
三、现代税法构造的整体解读 | 第44-48页 |
第二章 现代税法技术性原理一:税收实体法的制度结构与功能 | 第48-76页 |
一、税收实体法基本构造的一般思考 | 第50-57页 |
二、课税要件研究:课税对象 | 第57-64页 |
三、课税要件研究:课税对象的归属 | 第64-65页 |
四、课税要件研究:纳税人 | 第65-69页 |
五、课税要件研究:课税标准 | 第69-71页 |
六、课税要件研究:税率 | 第71-72页 |
七、税收实体法的其他制度及其功能 | 第72-76页 |
第三章 现代税法技术性原理二:税法实质课税原理解析 | 第76-91页 |
一、税法实质课税原理的理论根据 | 第76-78页 |
二、课税客体应当具有经济意义或经济价值 | 第78-80页 |
三、课税对象的经济效果产生的原因事实不影响课税 | 第80-81页 |
四、实质上享受课税客体利益之人为其归属人即纳税人 | 第81-82页 |
五、作为税法解释原则的实质课税原则 | 第82-83页 |
六、实质课税原则的适用限制 | 第83-85页 |
七、实质课税原则之反避税功能 | 第85-91页 |
第四章 现代税法技术性原理三:税收程序法的制度结构与功能 | 第91-118页 |
一、从技术观点看税收程序法的产生 | 第91-100页 |
二、一般税收程序研究 | 第100-110页 |
(一) 税收程序制度:纳税申报 | 第104-105页 |
(二) 税收程序制度:税额的确定 | 第105-106页 |
(三) 税收程序制度:税款交纳 | 第106-108页 |
(四) 税收程序制度:税收强制执行 | 第108-110页 |
三、特别税收程序研究 | 第110-112页 |
(一) 源泉征收制度 | 第111-112页 |
(二) 印花税税票纳税方式 | 第112页 |
四、国家税收安全保障法律机制研究 | 第112-118页 |
(一) 税收保全制度 | 第113-115页 |
(二) 加强税收效力的制度 | 第115-116页 |
(三) 其他的国家税收利益安全保障法律制度 | 第116-118页 |
第五章 现代税法之公理性原理一:税收法定原则 | 第118-136页 |
一、税收法定原则的一般思考 | 第120-124页 |
二、税收法定原则的内容及相关问题 | 第124-132页 |
(一) 课税要件法定原则 | 第125-127页 |
(二) 课税要件明确原则 | 第127页 |
(三) 程序合法性原则 | 第127-128页 |
(四) 税收法定原则涉及到的其他问题 | 第128-132页 |
三、税收法定原则在当代的困惑 | 第132-136页 |
第六章 现代税法公理性原理之二:税收公平原则 | 第136-159页 |
一、税收公平原则的一般思考 | 第136-144页 |
二、现代税收公平原则的基本内涵 | 第144-148页 |
(一) 负担能力的衡量标准:所得 | 第146页 |
(二) 负担能力的衡量标准:财产 | 第146-147页 |
(三) 负担能力衡量标准:消费支出 | 第147-148页 |
三、税收公平原则的实证检视与分析 | 第148-151页 |
四、从所得的定义看税收公平原则 | 第151-159页 |
第七章 现代税法公理性原理三:税收效率原则 | 第159-182页 |
一、税收效率原则的一般思考 | 第159-162页 |
二、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及其法律实现机制 | 第162-169页 |
(一) 矫正经济活动的外部性 | 第165-167页 |
(二) 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维护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第167-168页 |
(三) 反对国际经济中的不正当竞争 | 第168-169页 |
三、现代税法的宏观调控目的及其法律实现机制 | 第169-176页 |
(一) 累进税率制度 | 第172页 |
(二) 保护关税制度 | 第172页 |
(三) 出口退税制度 | 第172-173页 |
(四) 鼓励投资的制度措施 | 第173页 |
(五) 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制度措施 | 第173-174页 |
(六) 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 第174页 |
(七) 抑制土地价格的过度上涨 | 第174-176页 |
四、税收的程序效率原则 | 第176-182页 |
致谢 | 第182-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183-1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