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拔头中试实验台急冷塔的数值模拟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4页 |
| ·我国煤炭资源的现状 | 第9-10页 |
| ·国内外煤炭利用概况 | 第10-12页 |
| ·煤拔头中试实验系统介绍 | 第12-14页 |
| ·数值模拟的简介 | 第14-17页 |
| ·计算流体力学(CFD) | 第14-15页 |
| ·FLUENT 软件的应用 | 第15-16页 |
| ·数值模拟与实际工程的关系 | 第16-17页 |
|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急冷塔数值模拟的意义 | 第17-18页 |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2章 急冷塔内喷嘴的选用及流场模拟 | 第19-37页 |
| ·模拟对象简介 | 第19-21页 |
| ·急冷塔的运行参数 | 第19-20页 |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0-21页 |
| ·喷淋冷却技术 | 第21页 |
| ·喷嘴种类及液态工质雾化机理 | 第21-25页 |
| ·压力喷嘴及其雾化机理 | 第21-23页 |
| ·介质雾化喷嘴及其雾化机理 | 第23-24页 |
| ·旋转喷嘴及其雾化机理 | 第24-25页 |
| ·其他雾化喷嘴及其雾化机理 | 第25页 |
| ·喷嘴的性能及所选喷嘴技术参数 | 第25-30页 |
| ·喷嘴性能 | 第25-26页 |
| ·喷雾质量 | 第26-29页 |
| ·急冷塔内喷嘴的选择 | 第29-30页 |
| ·急冷塔中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30-36页 |
| ·不同入口速度对急冷塔流场的影响 | 第31-33页 |
| ·喷嘴喷射方向对急冷塔流场的影响 | 第33-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3章 急冷塔水雾蒸发的数学模型及模拟 | 第37-47页 |
| ·冷却过程及水雾运动蒸发 | 第37-40页 |
| ·急冷塔内冷却过程 | 第37页 |
| ·水雾运动蒸发 | 第37-40页 |
| ·水雾颗粒运动蒸发的数学物理模型 | 第40-46页 |
| ·颗粒轨道模型 | 第40-41页 |
| ·水雾颗粒运动蒸发的数学物理模型 | 第41-43页 |
| ·急冷塔中水雾运动蒸发的数学模拟 | 第43-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4章 急冷塔内换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47-61页 |
| ·急冷塔流场模拟的简化 | 第47-50页 |
| ·热解气成分 | 第47-49页 |
| ·热解气成分对急冷塔内温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急冷塔温度场的计算分析 | 第50-58页 |
| ·热解气流量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50-53页 |
| ·喷嘴喷射方向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53-56页 |
| ·冷却水温对急冷塔内温度场的影响 | 第56-58页 |
| ·急冷塔运行参数的优化 | 第58-60页 |
| ·设计工况的优化 | 第58页 |
| ·热解气流量变化的优化 | 第58-59页 |
| ·冷却水温度变化的优化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