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泡沫金属的主要性能特征 | 第11-14页 |
| ·压缩力学性能与吸能性能 | 第11-13页 |
| ·阻尼性能 | 第13页 |
| ·吸声性能 | 第13-14页 |
| ·电磁屏蔽性能 | 第14页 |
| ·其他性能 | 第14页 |
| ·泡沫金属的应用范围 | 第14-16页 |
| ·超轻结构材料 | 第14-15页 |
| ·吸能与冲击防护材料 | 第15-16页 |
| ·阻尼及消声材料 | 第16页 |
| ·微球复合泡沫材料简介 | 第16-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2章 复合泡沫金属准静态压缩吸能实验 | 第19-32页 |
| ·引言 | 第19页 |
| ·复合泡沫金属的准静态压缩试验 | 第19-21页 |
| ·试样参数 | 第19-20页 |
| ·实验装置与原理 | 第20-21页 |
| ·复合泡沫金属的压缩应力应变响应特征 | 第21-25页 |
| ·实验结果 | 第21-22页 |
| ·空心微珠粒径对复合泡沫金属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 | 第22-23页 |
| ·基体合金对复合泡沫金属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 | 第23-24页 |
| ·热处理状态对复合泡沫金属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 | 第24-25页 |
| ·复合泡沫金属准静态下的宏微观变形特征 | 第25-28页 |
| ·复合泡沫金属压缩吸能性能 | 第28-31页 |
| ·吸能性能常用评估方法 | 第28-29页 |
| ·复合泡沫材料的吸能性能 | 第29-30页 |
| ·复合泡沫金属的准静态压缩吸能机理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3章 复合泡沫金属轴向冲击实验 | 第32-47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落锤式冲击实验 | 第32-35页 |
| ·落锤式冲击实验装置与原理 | 第33-35页 |
| ·试样参数 | 第35页 |
| ·复合泡沫金属冲击应力-应变特征 | 第35-38页 |
| ·基体合金对复合泡沫金属冲击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 | 第35-37页 |
| ·空心微珠粒径对复合泡沫金属冲击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复合泡沫金属动态冲击下的宏微观变形特征 | 第38-40页 |
| ·基于应力波理论的冲击破坏模型 | 第40-45页 |
| ·刚性重物与等效圆柱的碰撞 | 第40-43页 |
| ·渐进破坏过程描述 | 第43-45页 |
| ·复合泡沫金属冲击吸能特性 | 第45-46页 |
| ·吸能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 第45页 |
| ·冲击与准静态吸能特性比较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4章 复合泡沫金属轴压力学行为的有限元模拟 | 第47-57页 |
| ·引言 | 第47-48页 |
| ·有限单元法与有关变分原理 | 第48-51页 |
|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 | 第48页 |
| ·几个常用的变分原理 | 第48-51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51-52页 |
|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52-56页 |
| ·静态压力加载 | 第52-55页 |
| ·静态位移加载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64页 |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第64页 |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