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 第一章 潜手性羰基化合物不对称催化加氢研究进展 | 第11-33页 |
| 1.引言 | 第11-12页 |
| 2.不对称催化加氢反应研究进展 | 第12-32页 |
| ·羰基化合物的均相不对称催化加氢 | 第13-19页 |
| ·均相不对称催化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中心金属 | 第13-14页 |
| ·手性配体 | 第14-17页 |
| ·均相不对称催化加氢反应中底物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含官能团的酮的不对称催化加氢 | 第17页 |
| ·不含官能团的酮的不对称催化加氢 | 第17-19页 |
| ·羰基化合物的多相不对称催化加氢 | 第19-29页 |
| ·均相手性催化剂的多相化 | 第20页 |
| ·手性修饰剂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 第20-24页 |
| ·TA/Ni体系多相不对称催化加氢反应研究 | 第21-22页 |
| ·Pt/Cinachona体系不对称催化加氢反应研究 | 第22-24页 |
| ·芳香酮的多相不对称催化加氢研究进展 | 第24-29页 |
| ·均相催化剂的多相化 | 第24-26页 |
| ·两相体系中苯乙酮不对称催化加氢 | 第26-28页 |
| ·手性修饰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对芳香酮的不对称催化加氢 | 第28-29页 |
| ·酮的不对称加氢反应机理研究 | 第29-32页 |
| ·均相体系中酮的不对称加氢反应机理研究 | 第29-32页 |
| ·多相体系中酮的不度称加氢反应机理研究 | 第32页 |
| 3.研究构想 | 第32-33页 |
| 第二章 手性二胺修饰的镍配合物催化苯乙酮不对称加氢 | 第33-41页 |
| 1.引言 | 第33页 |
| 2.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 ·试剂与原料 | 第33-34页 |
| ·催化剂Ni_2Cl_2(PPh_3)_2 | 第34页 |
| ·苯乙酮不对称加氢反应 | 第34页 |
| ·产物分析 | 第34-35页 |
| 3.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 ·压力的影响 | 第35页 |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 ·(S,S)-DPEN浓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 ·KOH浓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 ·P/Ni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溶剂的影响 | 第39页 |
| ·不同底物的不对称加氢 | 第39-40页 |
| 4.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三章 负载型铱催化剂催化苯乙酮及其衍生物不对称加氢 | 第41-56页 |
| 1.引言 | 第41页 |
| 2.实验部分 | 第41-45页 |
| ·试剂与原料 | 第41-42页 |
| ·催化剂制备 | 第42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2-43页 |
| ·催化剂含量分析 | 第42-43页 |
| ·高分辨TEM分 | 第43页 |
| ·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43页 |
| ·苯乙酮及其衍生物不对称加氢反应 | 第43-45页 |
| 3.结果与讨论 | 第45-55页 |
| ·不同含量的负载型铱催化剂(Ir/γ-Al_2O_3-2TPP) | 第45页 |
| ·不同载体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压力的影响 | 第46-47页 |
| ·(S,S)-DPEN浓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 ·KOH浓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 ·膦与铱(P/Ir)摩尔比对反应的 | 第50-51页 |
|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51页 |
| ·不同底物的不对称加氢 | 第51-53页 |
| ·催化循环 | 第53-54页 |
| ·稳定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54-55页 |
| 4.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6页 |
| 文章发表情况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