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 第1-17页 |
·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剂概述 | 第8-9页 |
·苏云金杆菌 | 第8-9页 |
·金龟子类幼虫及其防治 | 第9页 |
·氧气在微生物发酵中的作用 | 第9-10页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及其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透明颤菌的概述 | 第10-11页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结构 | 第11-12页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作用机制和功能 | 第12-13页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 | 第13-14页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基因调控 | 第14页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应用 | 第14-15页 |
·革兰氏阴性菌与革兰氏阳性菌穿梭质粒 | 第15-16页 |
·穿梭质粒pMK4 | 第15-16页 |
·果聚蔗糖酶基因启动子 | 第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7-25页 |
·实验材料 | 第17-19页 |
·菌种与质粒 | 第17页 |
·培养基 | 第17页 |
·抗生素 | 第17页 |
·主要用酶 | 第17-18页 |
·主要仪器 | 第18页 |
·溶液与试剂 | 第18-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5页 |
·质粒载体的制备 | 第19-20页 |
·PCR扩增目的片段 | 第20页 |
·载体DNA与片段的连接 | 第20-21页 |
·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 | 第21页 |
·苏云金杆菌的转化 | 第21-23页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23-24页 |
·CO差光谱法测定血红蛋白的活性 | 第24页 |
·苏云金杆菌重组子的诱导表达 | 第24-25页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5-43页 |
·vgb基因(含sacB启动子)在苏云金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 | 第25-30页 |
·革兰氏阴性菌与阳性菌穿梭质粒pMK-SV的构建 | 第25-27页 |
·pMK-SV转化苏云金杆菌 | 第27-30页 |
·vgb基因(含天然启动子)在苏云金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 | 第30-43页 |
·pUC19-800质粒的构建 | 第30-33页 |
·pUC-V质粒的构建 | 第33-35页 |
·pBV-V的构建 | 第35-37页 |
·pUC-LV质粒的构建 | 第37-42页 |
·构建含有天然启动子的穿梭质粒pMK-LV | 第42-43页 |
第4章 结论 | 第43-44页 |
下一步工作建议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本研究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