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10-17页 |
一、 跨国公司概念的由来及其特性 | 第10页 |
二、 跨国公司的经济和政治特性 | 第10-12页 |
三、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12-17页 |
(一) 促进生产力,加快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 | 第12-13页 |
(二) 促进科技进步,加快国际技术交流 | 第13-14页 |
(三) 促进国际贸易,加快贸易自由化趋势 | 第14-15页 |
(四) 促进国际资金流动,加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情况分析 | 第17-28页 |
一、 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 第17-20页 |
(一) 跨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 | 第18-19页 |
(二) 投资项目数量急剧增加 | 第19页 |
(三) 投资额急剧扩大 | 第19页 |
(四) 投资的系统化程度加深 | 第19-20页 |
(五) 跨国公司在我国竞争加剧 | 第20页 |
二、 跨国公司投资对我国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 第20-23页 |
(一) 引进大量资金,弥补资本形成不足的缺口 | 第21页 |
(二) 引进一批先进技术,弥补技术进步不足的缺口 | 第21-22页 |
(三) 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弥补机制和管理不足的缺口 | 第22页 |
(四) 培养和开发大批人才,弥补人才资源不足的缺口 | 第22-23页 |
(五) 加速发展对外贸易,弥补出口竞争力低下的缺口 | 第23页 |
三、 跨国公司投资对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 第23-28页 |
(一) 跨国公司投资战略与我国产业政策、地区导向有偏差 | 第24页 |
(二) “垂直分工”不利于我国改变粗放型经营方式 | 第24-25页 |
(三) 我国企业竞争力将受到更大挤压 | 第25-26页 |
(四) 部分行业成为完全为外资主导的行业 | 第26页 |
(五) 跨国公司有可能导致不公平竞争行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加入WTO对我国吸引外资的影响 | 第28-35页 |
一、 加入WTO对我国吸引外资带来的机遇 | 第28-30页 |
(一) 增加外商投资主体 | 第28-29页 |
(二) 扩大利用外资范围 | 第29-30页 |
(三) 跨国公司投资增多 | 第30页 |
二、 加入WTO对我国利用外资的挑战 | 第30-35页 |
(一) 我国利用外资面临的挑战 | 第30-31页 |
1. 市场经济体系仍不完善 | 第30-31页 |
2. 国内市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 第31页 |
3. 投资领域方面限制过多 | 第31页 |
4. 传统的吸引外商投资因素削弱 | 第31页 |
(二) 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 第31-35页 |
1. 进一步加大中西部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力度 | 第31-32页 |
2. 按照国有经济战略调整部署,积极引导跨国公司投资 | 第32-33页 |
3. 按照开放投资领域承诺,尽快向外资进一步开放市场 | 第33-34页 |
4. 尽快制定和完善跨国购并法律体系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对跨国公司来我国投资的几点政策思考 | 第35-43页 |
一、 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 | 第35-38页 |
(一) 如何正确认识跨国公司的性质和对我国大规模投资问题 | 第35-36页 |
(二) 如何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认识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 | 第36-37页 |
(三) 如何从长远经济安全的角度认识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 | 第37-38页 |
二、 完善政策法规,促进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健康发展 | 第38-40页 |
(一) 以引导投资导向为中心,优化投资结构 | 第38-39页 |
(二) 做好服务贸易开放工作 | 第39页 |
(三) 落实进口管理法规,按WTO规则管理进口 | 第39-40页 |
(四) 鼓励跨国公司对基础设施、教育、科学研究投资 | 第40页 |
(五) 加强对小股东保护的立法工作 | 第40页 |
(六) 完善税法 | 第40页 |
三、 总结经验,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 第40-43页 |
(一) 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优势 | 第41页 |
(二) 发挥地区优势与跨国公司合作 | 第41页 |
(三) 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的经验 | 第41页 |
(四) 投资环境是吸引跨国公司的重要条件 | 第41-42页 |
(五) 领导重视是吸引跨国公司的关键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55页 |
关于我国入世后的服务贸易减让表中外方市场准入限制 | 第43-5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