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冶金技术论文--微生物冶金论文

硫化矿物生物提取及腐蚀电化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2页
   ·微生物提取冶金的起源与发展第14-17页
     ·生物提取冶金的起源第14-15页
     ·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第15-17页
   ·生物提取冶金的发展趋势第17-19页
     ·浸矿微生物能量代谢机理及菌种改良第17-18页
     ·贵金属硫化矿生物预氧化第18页
     ·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第18-19页
   ·浸矿微生物及其生理生态第19-26页
     ·硫杆菌属第19-21页
     ·钩端螺旋菌属第21-23页
     ·中等嗜热细菌第23-25页
     ·嗜热嗜酸古细菌第25-26页
   ·课题的来源背景及意义第26-27页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第26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6-27页
 参考文献第27-32页
第2章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代谢及溶液电化学第32-47页
   ·概述第32页
   ·研究方法第32-34页
     ·浸矿菌种的采集第32页
     ·菌种的培养方法第32-33页
     ·培养基及其作用第33-34页
     ·测定方法第34页
   ·Fe~(2+)的氧化及铁矾生成第34-40页
     ·以Fe~(2+)氧化率表征的生长曲线第34-36页
     ·Fe~(2+)的代谢机理第36-37页
     ·代谢产物Fe~(3+)的水解第37-39页
     ·铁沉淀物的生成机理第39-40页
   ·T.f菌生长电位及E-pH图第40-45页
     ·生长电位与时间的关系第40-41页
     ·生长电位与Fe~(2+)/Fe~(3+)的关系第41-42页
     ·生长电位的回归方程第42-44页
     ·溶液电导率的变化第44-45页
     ·T.f菌生长电位-pH图第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第3章 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速度方程数值解第47-60页
   ·概述第47页
   ·微生物的生长速率第47-50页
     ·单一细胞的成长第47-48页
     ·生长速率第48页
     ·T.f菌的代时第48-49页
     ·实验结果第49-50页
   ·T.f菌生长速度方程的建立第50-55页
     ·Michaelis-Meaten方程的引入第50-52页
     ·T.f菌生长速度方程的推导第52-54页
     ·K和μ_m的一般求法第54-55页
   ·生长速度方程的数值解第55-57页
     ·梯度法简介第55-56页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第4章 硫化矿物生物提取热力学分析第60-76页
   ·绪言第60页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特性第60-66页
     ·热力学计算方法第60-62页
       ·反应热的计算第60-62页
       ·熵的计算第62页
       ·自由能的计算第62页
     ·浸出反应的类型及可能性的判断第62-65页
     ·硫化物的标准电极电位与其浸出顺序第65-66页
   ·有关浸出体系的E-pH图第66-73页
     ·E-pH图的绘制方法第66-68页
     ·S-H_2O系E-pH图第68-70页
     ·Fe-S-H_2O系E-pH图第70-71页
     ·Cu-Fe-S-H_2O系E-pH图第71页
     ·硫化矿E-pH图第71-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6页
第5章 硫化铜矿生物浸出试验研究第76-105页
   ·概述第76页
   ·实验研究方法第76-79页
     ·原材料及其性质第76-78页
     ·菌种及浸出液第78页
     ·细菌的驯化第78-79页
     ·实验方法第79页
   ·黄铜矿的细菌浸出第79-91页
     ·原始菌与驯化菌的浸出第79-82页
       ·摇瓶浸出第79-80页
       ·铁的浸出行为第80-81页
       ·浸出过程电位的变化第81页
       ·浸渣颗粒的SEM图第81-82页
     ·银离子催化细菌浸出第82-85页
       ·Ag~+催化实验第82-84页
       ·Ag~+催化作用机理第84-85页
     ·CuFeS_2-FeS_2混合细菌浸出第85-87页
       ·黄铁矿的催化作用第85-86页
       ·浸出液电位的变化第86-87页
     ·CuFeS_2-FeS_2混合浸出机理第87-91页
       ·细菌在矿粒表面的粘附第87-88页
       ·矿物-菌液接触角θ第88-89页
       ·浸渣颗粒的SEM图第89-90页
       ·电化学催化机理模式第90-91页
   ·斑铜矿的细菌浸出第91-94页
     ·细菌浸出结果第91-92页
     ·浸出后颗粒的SEM图第92-93页
     ·Ag~+催化细菌浸出第93-94页
   ·低品位矿石的细菌浸出第94-101页
     ·德兴矿石细菌浸出可浸性研究第94-97页
       ·摇瓶细菌浸出第94-96页
       ·固体催化剂细菌浸出第96-97页
     ·大宝山矿石细菌浸出工艺研究第97-101页
       ·接种量对浸出率的影响第97页
       ·浸出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第97-98页
       ·固液比对浸出率的影响第98页
       ·浸出渣分析结果第98-100页
       ·X-射线衍射分析第100页
       ·酸耗试验第100-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5页
第6章 黄铜矿细菌作用下的腐蚀电化学研究第105-133页
   ·概述第105页
   ·研究方法第105-108页
     ·原材料及性质第105-106页
     ·矿物电极的制备第106-107页
     ·电化学测量系统第107页
     ·溶液及菌种第107-108页
   ·黄铜矿电化学腐蚀机理第108-118页
     ·黄铜矿的静止电位第108-109页
     ·黄铜矿的腐蚀特征第109-116页
       ·在9K培养基中的点蚀电位第109-112页
       ·动电位扫描第112-113页
       ·在1MH_2SO_4中的循环伏安曲线第113-114页
       ·在菌液体系中的循环伏安曲线第114-116页
     ·稳态极化曲线第116-117页
     ·CuFeS_2电极表面膜的生成第117-118页
   ·黄铜矿腐蚀电化学动力学第118-121页
     ·腐蚀电位与腐蚀速度第118-119页
     ·腐蚀速度方程式第119-121页
   ·动力学参数的测量第121-128页
     ·极化阻力的测量第121-125页
       ·极化阻力方程式第121-122页
       ·黄铜矿电极R_p的测量第122-123页
       ·黄铜矿电极R_p的计算第123-125页
     ·腐蚀速度及Tafel斜率的测量第125-128页
       ·腐蚀速度的测量方法第125-126页
       ·Tafel斜率的测量方法第126-127页
       ·测量结果及讨论第127-128页
   ·本章小结第128-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3页
第7章 黄铁矿细菌作用下的腐蚀电化学研究第133-153页
   ·概述第133-135页
   ·实验研究方法第135-137页
     ·原材料及其性质第135页
     ·实验方法第135页
     ·电化学测量系统第135-137页
   ·黄铁矿电化学腐蚀机理第137-144页
     ·黄铁矿的静止电位第137页
     ·黄铁矿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第137页
     ·循环伏安图的分析第137-140页
     ·黄铁矿电极表面XPS图第140-141页
     ·黄铁矿电极的阳极过程机理第141-144页
   ·黄铁矿腐蚀电化学动力学第144-148页
     ·黄铁矿的腐蚀特征电位第144-145页
     ·黄铁矿电极的极化阻抗第145-146页
     ·黄铁矿电极的腐蚀速度和Tafel斜率第146-148页
   ·本章小结第148-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3页
第8章 结论第153-158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情况第158-160页
致谢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冷固结球团直接还原技术及其应用
下一篇:改性高分子药剂对铝硅矿物浮选作用机理及其结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