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本文的目的和研究思路 | 第7-8页 |
1.2 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8页 |
1.3 可靠性研究的发展及评述 | 第8-12页 |
第2章 可靠性特征量及研究可修系统的方法 | 第12-22页 |
2.1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及特征量 | 第12-17页 |
2.1.1 一般系统的特征描述 | 第12-14页 |
2.1.2 系统可靠性特征量之间的关系 | 第14页 |
2.1.3 可修系统的可靠性特征量 | 第14-17页 |
2.2 研究可修系统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 第17-22页 |
2.2.1 马尔柯夫过程的概念和转移概率矩阵 | 第17-18页 |
2.2.2 系统瞬时状态概率的求解 | 第18-19页 |
2.2.3 系统稳态概率的求解 | 第19-20页 |
2.2.4 转移到吸收状态的平均步数或平均时间 | 第20-22页 |
第3章 可修串-并联系统的可靠性数学模型 | 第22-35页 |
3.1 一个简单的可修串-并联系统 | 第22-24页 |
3.2 可修串-并联系统的可靠性数学模型 | 第24-35页 |
3.2.1 可修串-并联系统的状态空间及状态转移图 | 第25-28页 |
3.2.2 可修串-并联系统的转移概率矩阵 | 第28-35页 |
第4章 可修并-串联系统的可靠性数学模型 | 第35-39页 |
4.1 可修并-串联系统的状态空间及状态转移图 | 第35-36页 |
4.2 可修并-串联系统的转移概率矩阵 | 第36-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