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序论 | 第8-11页 |
第一章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 第11-15页 |
第一节 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合同诈骗罪的主体 | 第12页 |
第三节 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 | 第12-13页 |
第四节 合同诈骗罪的客体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合同诈骗罪的具体认定 | 第15-25页 |
第一节 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的认定 | 第15-17页 |
一、合同的形式 | 第15-16页 |
二、合同的种类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合同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的目的”的认定 | 第17-21页 |
一、非法占有目的的含义 | 第17-18页 |
二、对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 第18-20页 |
三、非法占有目的的形成时间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合同诈骗罪既遂、未遂与预备的认定标准 | 第21-25页 |
一、合同诈骗罪既遂的认定标准 | 第21-22页 |
二、合同诈骗罪未遂的认定标准 | 第22页 |
三、合同诈骗罪预备的认定标准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合同诈骗罪与相关行为的区别 | 第25-36页 |
第一节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 | 第25-30页 |
一、合同纠纷的含义及特征 | 第25页 |
二、合同诈骗罪和合同纠纷的具体认定 | 第25-30页 |
第二节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 | 第30-36页 |
一、合同欺诈的含义及其构成要件 | 第30-31页 |
二、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的异同 | 第31-36页 |
第四章 合同诈骗罪的立法不足及完善 | 第36-40页 |
第一节 合同诈骗罪的立法不足 | 第36-37页 |
一、刑法对合同诈骗罪主观方面的范围规定过窄 | 第36页 |
二、犯罪对象的范围过窄 | 第36-37页 |
三、犯罪数额和罚金的确定标准不够全面,缺乏严谨性 | 第37页 |
第二节 合同诈骗罪的立法完善 | 第37-40页 |
一、完善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的规定 | 第37-38页 |
二、相应扩大犯罪对象的范围 | 第38页 |
三、完善犯罪数额和罚金的确定标准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