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43页 |
·隐孢子虫与隐孢子虫病概述 | 第15-26页 |
·发现历史 | 第16页 |
·病原和分类 | 第16-23页 |
·生活史 | 第23页 |
·临床症状 | 第23-24页 |
·病理学 | 第24页 |
·基因组序列分析 | 第24-25页 |
·展望 | 第25-26页 |
·隐孢子虫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第26-37页 |
·分子分型技术 | 第26-27页 |
·亚型分析技术 | 第27-28页 |
·流行病学概况 | 第28-37页 |
·寄生虫miRNA 研究进展 | 第37-41页 |
·miRNA 的发现及研究现状 | 第37-38页 |
·miRNA 研究技术现状 | 第38-40页 |
·寄生原虫miRNA 的研究现状 | 第40页 |
·隐孢子虫小RNA 的研究现状 | 第40页 |
·应用前景 | 第40-41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41-43页 |
第二章 隐孢子虫nested PCR-RFLP 技术的优化 | 第43-5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51页 |
·实验材料 | 第43-45页 |
·卵囊纯化 | 第45-46页 |
·卵囊DNA 提取 | 第46-50页 |
·nested PCR 扩增 | 第50页 |
·不同隐孢子虫虫种和基因型卵囊DNA的提取比较 | 第50-51页 |
·田间样品DNA 提取的比较 | 第51页 |
·结果 | 第51-55页 |
·不同种方法提取C. baileyi 卵囊DNA 的比较 | 第51页 |
·不同隐孢子虫虫种和基因型卵囊 DNA 提取的比较 | 第51页 |
·对田间样品的检测 | 第51-55页 |
·讨论 | 第55-57页 |
第三章 上海地区动物隐孢子虫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第57-10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8-63页 |
·实验材料 | 第58-59页 |
·样品采集 | 第59-61页 |
·隐孢子虫检测 | 第61-62页 |
·隐孢子虫虫种/基因型的分子鉴定 | 第62-63页 |
·数据分析 | 第63页 |
·结果 | 第63-95页 |
·奶牛隐孢子虫感染状况及分子鉴定 | 第63-70页 |
·猪隐孢子虫感染状况及分子鉴定 | 第70-75页 |
·鸡隐孢子虫感染状况及分子鉴定 | 第75-80页 |
·鸭隐孢子虫感染状况及分子鉴定 | 第80-86页 |
·犬隐孢子虫感染状况及分子鉴定 | 第86-90页 |
·其他动物隐孢子虫感染状况及分子鉴定 | 第90-94页 |
·隐孢子虫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94-95页 |
·讨论 | 第95-107页 |
·关于上海地区动物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 第95-100页 |
·关于上海地区动物感染的隐孢子虫虫种/基因型 | 第100-104页 |
·展望 | 第104-107页 |
第四章 微小隐孢子虫miRNA 的初步鉴定 | 第107-1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7-114页 |
·实验材料 | 第107-109页 |
·微小隐孢子虫小分子RNA 文库的构建 | 第109-110页 |
·微小隐孢子虫小分子RNA 的高通量测序 | 第110页 |
·微小隐孢子虫小分子RNA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miRNA 的寻找 | 第110-112页 |
·miRNA 表达水平检测 | 第112-114页 |
·结果 | 第114-127页 |
·微小隐孢子虫小RNA 测序数据处理及片段长度分布统计 | 第114-116页 |
·小RNA 的基因组定位 | 第116-117页 |
·miRNA 表达谱构建 | 第117-118页 |
·Rfam 比对 | 第118-119页 |
·小RNA 分类注释 | 第119-120页 |
·新miRNA 预测 | 第120页 |
·预测的新miRNA 信息统计 | 第120-121页 |
·miRNA 靶基因位点预测 | 第121页 |
·miRNA 的表达检测 | 第121-127页 |
·讨论 | 第127-131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131-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51页 |
致谢 | 第151-153页 |
作者简历 | 第153-154页 |
教育经历 | 第15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3-154页 |
在学期间参编的专著 | 第154页 |
在学期间参编的行业标准 | 第154页 |
在学期间申报的专利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