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现代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2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 2 现代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理论分析 | 第17-22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20页 |
| ·发展农村商品流通的必要性分析 | 第20-22页 |
| 3 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比较分析 | 第22-29页 |
| ·国外农产品流通方式的特点分析 | 第22-25页 |
| ·安徽省农村商品流通企业发展经验总结 | 第25-27页 |
| ·国外农产品流通方式对安徽省的借鉴意义 | 第27-29页 |
| 4 安徽省农村商品流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9-39页 |
| ·农产品流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4页 |
| ·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易方式落后 | 第29-30页 |
| ·物流成本高,增值能力弱 | 第30-31页 |
| ·流通过程监管不力,农产品质量存在隐患 | 第31-32页 |
| ·农民营销意识淡薄,营销策略缺乏 | 第32页 |
| ·生产专业化、组织化程度较低 | 第32-33页 |
| ·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尤其是外销率不高,国际化程度低 | 第33-34页 |
| ·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 ·农资市场监管混乱,执法力量分散 | 第34-35页 |
| ·农资质量良莠不齐,伪劣产品危害农业生产 | 第35页 |
| ·农资经营商重销售,轻服务 | 第35-36页 |
| ·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 第36-39页 |
|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消费行为受限 | 第36页 |
| ·农民消费层次不高,消费升级难度大 | 第36-37页 |
| ·农村市场环境杂乱,农民消费环境简陋 | 第37-38页 |
| ·信息传递畅通性差,缺乏规范化管理 | 第38-39页 |
| 5 安徽省现代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 | 第39-54页 |
| ·构建农产品国内销售体系 | 第39-44页 |
| ·加快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 第39页 |
| ·培育多种农产品流通主体 | 第39-40页 |
| ·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 | 第40-41页 |
| ·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建立质量检测标准体系 | 第41-42页 |
| ·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超市及配送等新型经营业态 | 第42-44页 |
| ·构建农业生产资料供给体系 | 第44-46页 |
| ·建立健全新型农资流通组织 | 第44页 |
| ·加大农技指导,健全农资服务体系 | 第44页 |
| ·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 第44-45页 |
| ·农资连锁经营——农资发展的必然之路 | 第45-46页 |
| ·构建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 | 第46-49页 |
| ·建设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 | 第46页 |
|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 第46-47页 |
| ·创新农村商品流通方式,鼓励连锁经营企业进农村 | 第47-48页 |
| ·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构建农村维权网络 | 第48-49页 |
| ·构建农产品出口体系 | 第49-51页 |
| ·政府层面 | 第49-50页 |
| ·出口企业层面 | 第50页 |
| ·农产品生产层面 | 第50-51页 |
| ·其他相关政策建议 | 第51-54页 |
| ·政府需要作出的努力 | 第51-52页 |
| ·流通主体需要作出的努力 | 第52-54页 |
| 6 结束语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