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页 |
|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和创新点 | 第9-10页 |
| ·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MPLS和MPLS OAM技术研究 | 第11-20页 |
| ·MPLS技术研究 | 第11-15页 |
| ·MPLS协议发展过程 | 第11-12页 |
| ·MPLS协议简介 | 第12-13页 |
| ·MPLS概念简介 | 第13-14页 |
| ·MPLS工作过程示例 | 第14-15页 |
| ·MPLS OAM概要介绍 | 第15-19页 |
| ·技术发展现状 | 第16页 |
| ·MPLS OAM功能要求 | 第16-17页 |
| ·MPLS OAM技术 | 第17-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MPLS故障检测机制的研究 | 第20-24页 |
| ·MPLS故障检测机制实现构想 | 第20页 |
| ·LSP Ping的原理 | 第20-22页 |
| ·LSP Ping实现模型 | 第22-23页 |
| ·LSP Ping关键技术:MPLS SOCKET | 第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四章 LSP Ping故障检测机制的实现 | 第24-60页 |
| ·LSP Ping模型 | 第24-25页 |
| ·Ping用户态程序模块 | 第25-26页 |
| ·流程图 | 第25页 |
| ·功能描述 | 第25-26页 |
| ·相关函数 | 第26页 |
| ·MPLS SOCKET模块 | 第26-49页 |
| ·SOCKET简介 | 第27-30页 |
| ·SOCKET实现 | 第30-36页 |
| ·MPLS SOCKET的实现 | 第36-49页 |
| ·内核处理模块 | 第49-54页 |
| ·Linux中的MPLS OAM结构框图 | 第49-50页 |
| ·发送MPLS echo request包 | 第50-51页 |
| ·接收MPLS echo request包 | 第51-53页 |
| ·发送MPLS echo reply包 | 第53页 |
| ·接收MPLS echo reply包 | 第53-54页 |
| ·LSP Ping测试 | 第54-56页 |
| ·硬件资源 | 第54页 |
| ·软件资源 | 第54-56页 |
| ·网络拓扑图 | 第56页 |
| ·实验目的 | 第56-57页 |
| ·实验结果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0-62页 |
| ·对论文工作的总结 | 第60页 |
| ·不足和下一步工作方向 | 第60-62页 |
| ·LSP Ping测试的局限性 | 第60页 |
| ·保护倒换相关工作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 附录 | 第63-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70页 |
| 个人简历 | 第70页 |
| 发表的文章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