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对照缩略语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第一部分 神经生长因子微球的研制 | 第13-39页 |
第一章 微球的制备 | 第14-19页 |
1.试剂和仪器 | 第15页 |
2.方法 | 第15-16页 |
3.结果 | 第16页 |
4.讨论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微球包封率和载药量测定方法建立 | 第19-22页 |
1.试剂和仪器 | 第19-20页 |
2.方法 | 第20页 |
3.结果 | 第20-21页 |
4.讨论 | 第21-22页 |
第三章 PC12细胞测定NGF活性方法建立 | 第22-27页 |
1.试剂和仪器 | 第22-23页 |
2.方法 | 第23页 |
3.结果 | 第23-26页 |
4.讨论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微球包封材料的筛选 | 第27-32页 |
1.仪器和试剂 | 第28页 |
2.方法 | 第28页 |
3.结果 | 第28-29页 |
4.讨论 | 第29-32页 |
第五章 微球保护剂的筛选 | 第32-38页 |
1.试剂和材料 | 第32-33页 |
2.方法 | 第33页 |
3.结果 | 第33-36页 |
4.讨论 | 第36-38页 |
第六章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二部分 复合神经诱导管的构建及其在外周缺损神经再生中的应用研究 | 第39-53页 |
第一章 复合诱导管构建及筛选 | 第42-48页 |
1.材料和仪器 | 第42页 |
2.方法 | 第42-43页 |
3.结果 | 第43-47页 |
4.讨论 | 第47-48页 |
第二章 复合诱导管在外周缺损神经再生中的应用研究 | 第48-53页 |
1.材料 | 第48页 |
2.方法 | 第48-49页 |
3.结果 | 第49-52页 |
4.讨论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综述 | 第60-75页 |
1.溶剂挥发法制备蛋白质类微球的研究进展 | 第60-68页 |
2.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 | 第68-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