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及狂犬病的数学模型及其动力学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用数学方法研究流行病学概况 | 第9-12页 |
| ·传染病的危害 | 第9页 |
| ·传染病模型的研究进程 | 第9-11页 |
| ·传染病动力学建模的研究动向 | 第11页 |
| ·传染病动力学建模的意义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爱滋病(AIDS)模型的研究 | 第12-29页 |
| ·流行状况 | 第12-14页 |
| ·病理知识 | 第14-16页 |
| ·发病机制 | 第14页 |
| ·传播途径 | 第14-16页 |
|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16页 |
| ·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第16-27页 |
| ·时滞模型 | 第16-17页 |
| ·模型分析 | 第17-27页 |
| ·数值模拟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狂犬病模型的研究 | 第29-46页 |
| ·狂犬病的历史及现状 | 第29-34页 |
| ·全球狂犬病流行现状 | 第29-30页 |
| ·中国狂犬病流行历史及现状 | 第30-32页 |
| ·我国狂犬病疫区分布 | 第32-33页 |
| ·我国狂犬病流行的原因 | 第33-34页 |
| ·病理知识 | 第34-36页 |
| ·模型的建立分析及参数估计 | 第36-39页 |
| ·模型建立 | 第36-37页 |
| ·模型分析 | 第37-38页 |
| ·参数估计 | 第38-39页 |
| ·数值模拟 | 第39-44页 |
| ·捕杀 | 第40-41页 |
| ·免疫 | 第41-42页 |
| ·捕杀+免疫 | 第42-43页 |
| ·三种方法的比较 | 第43-44页 |
| ·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主要结果与讨论 | 第46-48页 |
| ·结果 | 第46页 |
| ·讨论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