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的性激素水平与中医分型及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9-15页 |
1. 西医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座疮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 第9-11页 |
·内分泌因素 | 第9-10页 |
·雄激素 | 第9页 |
·雌激素 | 第9-10页 |
·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 | 第10页 |
·微生物因素 | 第10-11页 |
·免疫因素 | 第11页 |
·其他因素 | 第11页 |
·治疗 | 第11-12页 |
·内服药 | 第11-12页 |
·抗生素 | 第11页 |
·抑制皮脂腺功能 | 第11页 |
·抗雄激素 | 第11-12页 |
·局部用药 | 第12页 |
2. 中医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病因病机 | 第12-13页 |
·治疗 | 第13-15页 |
·内治法 | 第13页 |
·外治法 | 第13-15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5-18页 |
1. 病例来源 | 第15页 |
2. 病例选择 | 第15-16页 |
·纳入标准 | 第15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5页 |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第15页 |
·正常对照组 | 第15页 |
·排除标准 | 第15-16页 |
3. 治疗方法 | 第16页 |
4. 观察、评价方法及疗效标准 | 第16页 |
·临床观察项目 | 第16页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6页 |
5. 检测方法 | 第16页 |
6. 统计方法 | 第16页 |
7. 结果 | 第16-18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18-21页 |
1. 现代医学对痤疮发病因素的研究 | 第18页 |
2. 中医证型与性激素的研究 | 第18-19页 |
·肺胃热盛与性激素的关系 | 第18页 |
·冲任不调与性激素的关系 | 第18-19页 |
3. 方药分析 | 第19页 |
4. 结论 | 第19-21页 |
结语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4页 |
附录 | 第24-25页 |
致谢 | 第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