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4页 |
| (一)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三) 研究的方法 | 第11页 |
| (四)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1-14页 |
| 一、当前高职院校师生关系不和谐现象及原因分析 | 第14-23页 |
| (一)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不和谐现象的具体表现 | 第14-16页 |
| (二)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不和谐现象的原因分析 | 第16-23页 |
| 二、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目标构建 | 第23-32页 |
| (一) 构建民主的师生关系 | 第23-25页 |
| (二) 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 第25-26页 |
| (三) 构建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 | 第26-28页 |
| (四) 构建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 | 第28-29页 |
| (五) 构建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 | 第29-32页 |
| 三、 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创新途径 | 第32-45页 |
| (一) 教育教学关系的创新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前提 | 第32-34页 |
| (二) 心理情感关系的创新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心理基础 | 第34-36页 |
| (三) 人际交往关系的创新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 | 第36-38页 |
| (四) 道德责任关系的创新是和谐师生关系的伦理基础 | 第38-40页 |
| (五) 组织管理关系的创新是和谐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 | 第40-42页 |
| (六) 认知主体关系的创新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具体体现 | 第42-45页 |
| 四、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 第45-48页 |
| (一) 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知识学习与掌握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支持 | 第45页 |
| (二) 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 第45-46页 |
| (三) 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能力创新提供了必备的基础条件 | 第46-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附录 | 第52-56页 |
| 后记 | 第56-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