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六自由度并联平台位置正解及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32页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页
   ·六自由度并联平台的结构特点和应用第12-20页
     ·六自由度并联平台的结构特点第13-15页
     ·六自由度并联平台的应用第15-20页
   ·六自由度并联平台的研究现状第20-30页
     ·运动学第20-24页
     ·动力学第24-26页
     ·驱动方式第26-27页
     ·控制策略第27-30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2章 六自由度并联平台系统建模第32-55页
   ·六自由度并联平台机构概述及结构参数和技术要求第32-38页
     ·平台机构概述第32-36页
     ·平台结构参数和技术要求第36-38页
   ·六自由度并联平台动力学建模第38-46页
     ·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第38-40页
     ·平台动力学建模第40-46页
   ·液压伺服系统建模第46-53页
     ·液压缸第47-52页
     ·电液伺服阀第52页
     ·液压伺服系统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3章 基于空间收缩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神经网络位置正解第55-83页
   ·神经网络法与Newton-Raphson迭代法相结合的位置正解第56-61页
   ·基于比例再生空间收缩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神经网络第61-78页
     ·粒子群算法第62-66页
     ·空间收缩算法第66页
     ·基于比例再生空间收缩粒子群优化算法第66-69页
     ·算法性能仿真研究第69-76页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神经网络第76-78页
   ·位置正解求解实例第78-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4章 基于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鲁棒复合控制第83-107页
   ·六自由度并联平台负载耦合分析第84-85页
   ·基于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鲁棒复合控制器设计第85-103页
     ·鲁棒内回路控制器设计第86-90页
     ·位置闭环控制器设计第90页
     ·零相位误差跟踪控制器设计第90-93页
     ·动态模糊神经网络补偿器设计第93-103页
   ·仿真研究第103-105页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第5章 基于逆向力补偿的并联平台鲁棒跟踪控制第107-123页
   ·逆向力补偿控制第108-112页
     ·逆向力补偿控制器设计第108-110页
     ·建模误差和外界干扰对跟踪性能的影响第110-112页
   ·基于逆向力补偿的鲁棒跟踪控制器设计第112-119页
     ·系统设计指标第113-114页
     ·鲁棒控制器设计第114-116页
     ·系统稳定性能分析第116-118页
     ·系统抑制干扰性能分析第118-119页
   ·仿真研究第119-122页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结论第123-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4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丰鹤发电公司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研究
下一篇:基于概率粒子群算法的背包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