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不同类型油藏储层特征及渗流规律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
   ·储层孔隙结构研究第9-12页
   ·低渗透储层渗流特征研究第12-15页
     ·非线性渗流机理第12-13页
     ·非线性渗流模型第13-15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16页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微观孔隙结构研究第17-54页
   ·常规压汞的孔隙结构研究第17-35页
     ·贝中次凹砂岩第17-21页
     ·贝301砂砾岩第21-24页
     ·兴安岭油层凝灰质砂岩第24-27页
     ·塔木察格砂岩第27-32页
     ·对比分析第32-34页
     ·常规压汞小结第34-35页
   ·恒速压汞研究第35-51页
     ·恒速压汞原理第35页
     ·贝中次凹砂岩第35-38页
     ·贝301砂砾岩第38-40页
     ·凝灰质砂岩第40-41页
     ·塔木察格砂岩第41-43页
     ·对比分析第43-44页
     ·喉道分布的几何学描述第44-51页
   ·恒速压汞与常规压汞对比第51-52页
       ·实验原理与方法第51页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三章 储层可动流体研究第54-72页
   ·核磁共振测量原理第54-55页
   ·核磁共振可动流体研究第55-65页
     ·贝中次凹砂岩第55-56页
     ·贝301砂砾岩第56-58页
     ·兴安岭凝灰质砂岩第58-59页
     ·塔木察格砂岩第59-61页
     ·数据对比分析第61-65页
   ·储层流动孔喉下限研究第65-70页
     ·理论基础第65-66页
     ·核磁共振与压汞差异分析第66-67页
     ·储层流动孔喉下限确定第67-70页
     ·储层流动孔喉下限渗透率贡献研究第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四章 储层敏感性研究第72-94页
   ·水敏第72-78页
     ·储层水敏性评价实验第72-75页
     ·水敏影响因素分析第75-78页
   ·压敏研究第78-88页
     ·贝中次凹砂岩第79-81页
     ·贝301砂砾岩第81-82页
     ·凝灰质砂岩第82-83页
     ·塔木察格砂岩第83-84页
     ·压敏对油井产能影响第84-88页
   ·速敏研究第88-92页
     ·速敏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第88-89页
     ·速敏评价实验及结果分析第89-92页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五章 单相流体渗流规律研究第94-110页
   ·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第94-97页
     ·贝中次凹砂岩第94-95页
     ·贝301砂砾岩第95-96页
     ·兴安岭凝灰质砂岩第96-97页
     ·塔木察格砂岩第97页
   ·非线性渗流区域研究第97-98页
   ·非线性渗流机理研究第98-106页
     ·贝中次凹砂岩第99-102页
     ·贝301砂砾岩、凝灰质砂岩及塔木察格砂岩第102-105页
     ·储层对比分析第105-106页
   ·孔隙结构对渗流机理影响第106-108页
     ·贝中次凹砂岩第106-107页
     ·贝301砂砾岩、凝灰质砂岩及塔木察格砂岩第107-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第六章 两相流体渗流规律研究第110-139页
   ·相对渗透率第110-117页
     ·贝中次凹砂岩第110-111页
     ·贝301砂砾岩第111-113页
     ·兴安岭群凝灰质砂岩第113-114页
     ·塔木察格砂岩第114-116页
     ·对比分析第116-117页
   ·可动油研究第117-125页
     ·可动油实验原理与方法第117页
     ·贝中次凹砂岩第117-120页
     ·贝301砂砾岩与塔木察格砂岩第120-124页
     ·不同储层对比分析第124-125页
   ·低渗透两相渗流机理第125-129页
     ·模型建立第126-128页
     ·模型计算与分析第128-129页
   ·非线性水驱油规律研究第129-138页
     ·一维活塞式驱替第129-132页
     ·平面径向活塞式驱替第132-134页
     ·一维非线性非混相驱替第134-138页
   ·本章小结第138-139页
第七章 结论第139-141页
附录第141-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1页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151-152页
致谢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DMA网络接续时长优化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ARM9的车载自主导航系统软硬件平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