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理论探讨 | 第11-18页 |
1 更年期综合征的基本病机探讨 | 第12-15页 |
2 组方依据及方药分析 | 第15-17页 |
3 参考文献 | 第17-18页 |
实验研究 | 第18-70页 |
前言 | 第18-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0页 |
实验一 补肾疏肝方对更年期综合征雌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 第20-2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2 统计学处理 | 第2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2-23页 |
4 讨论 | 第23-24页 |
5 参考文献 | 第24-26页 |
实验二 补肾疏肝方对更年期综合征雌鼠血浆TXB_2、6-keto-PGF_(1α)含量的影响 | 第26-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2 统计学处理 | 第2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7页 |
4 讨论 | 第27-29页 |
5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实验三 补肾疏肝方对更年期综合征雌鼠子宫、肾上腺湿重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第30-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2 统计学处理 | 第3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1-34页 |
4 讨论 | 第34-36页 |
5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实验四 补肾疏肝方对更年期综合征雌鼠子宫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37-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2 统计学处理 | 第38-3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9-40页 |
4 讨论 | 第40-41页 |
5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实验五 补肾疏肝方对更年期综合征雌鼠下丘脑、垂体ER αmRNA表达的影响 | 第42-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2 统计学处理 | 第4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5-47页 |
4 讨论 | 第47-49页 |
5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50-70页 |
1 更年期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理 | 第50-56页 |
2 更年期综合征动物模型的评价 | 第56-58页 |
3 补肾疏肝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机理探讨 | 第58-64页 |
4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附图 | 第70-73页 |
文献综述: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第73-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