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论文研究的方法说明 | 第9-11页 |
| ·价值链分析法 | 第9-10页 |
| ·迈克·波特的产业结构分析模型—5 种竞争力模型 | 第10页 |
| ·竞争优势理论 | 第10-11页 |
| ·论文的主要结构、内容和期待解决的问题 | 第11-12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 ·战略与战略管理 | 第12-13页 |
| ·战略的起源和定义 | 第12页 |
| ·战略管理的内容和基本模式 | 第12-13页 |
| ·战略决策 | 第13-14页 |
| ·业务能力扩展 | 第13-14页 |
| ·进入新业务领域 | 第14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 ·国外对发电战略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 ·国内对发电战略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第3章 苏州高达热电有限公司企业概况 | 第16-20页 |
| ·苏州高达热电有限公司简介 | 第16-17页 |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的性质和特点 | 第17-18页 |
| ·我国燃气轮机发电的现状、发展情况 | 第18-20页 |
| 第4章 我国发电行业的竞争环境 | 第20-30页 |
| ·我国电力行业概述 | 第20页 |
| ·电力行业的体制改革 | 第20-23页 |
| ·电力产业的价值链特征 | 第23-25页 |
| ·发电企业的价值链 | 第25页 |
| ·电力产业结构分析 | 第25-30页 |
| ·供应商 | 第26页 |
| ·现有产业内竞争对手 | 第26-27页 |
|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第27-28页 |
| ·购买者 | 第28页 |
| ·替代产品 | 第28-30页 |
| 第5章 公司发展历史上的战略调整 | 第30-33页 |
| ·公司组建时的经济环境 | 第30-31页 |
| ·1997 年宏观经济调控中企业战略的调整 | 第31-32页 |
| ·外资股东变更后企业战略的调整 | 第32-33页 |
| 第6章 公司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 第33-40页 |
| ·“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政策的影响 | 第33-34页 |
| ·新建发电机组“上大压小”政策对公司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公司成本的核算与电价的差距 | 第35-40页 |
| 第7章 新战略选择前的资源与环境分析 | 第40-49页 |
| ·SWOT 分析 | 第40-42页 |
| ·SWOT 分析模型简介 | 第40页 |
| ·机会与威胁分析(OT) | 第40-41页 |
| ·优势与劣势分析(SW) | 第41-42页 |
| ·苏州高达热电有限公司SWOT 分析 | 第42-48页 |
| ·竞争优势 | 第42-43页 |
| ·竞争劣势 | 第43-44页 |
| ·机会 | 第44-47页 |
| ·威胁 | 第47页 |
| ·SWOT 矩阵分析的结论 | 第47-48页 |
| ·总结 | 第48-49页 |
| 第8章 公司的新战略与发展前景 | 第49-58页 |
| ·竞争战略的内涵 | 第49页 |
| ·苏州高达热电有限公司的成本领先战略 | 第49-51页 |
| ·油改气工程对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作用 | 第50-51页 |
| ·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维修、维护成本 | 第51页 |
| ·苏州高达热电有限公司的差异化战略 | 第51-53页 |
| ·黑启动电厂的重要性 | 第52页 |
| ·苏州高达热电有限公司作为黑启动电厂的优势 | 第52-53页 |
| ·进入新业务领域 | 第53-58页 |
| ·冷、热、电三联供的主要原理介绍 | 第53-54页 |
|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优势 | 第54页 |
| ·冷、热、电三联供的特殊意义 | 第54-55页 |
| ·苏州高达热电有限公司进入冷、热、电三联供的可行性 | 第55-58页 |
| 第9章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详细摘要 | 第63-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