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 第9-11页 |
·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9-10页 |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 | 第10页 |
·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 | 第10-11页 |
·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的科学途径 | 第11页 |
·研究现状概述 | 第11-15页 |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义 | 第13页 |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途径 | 第14页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创新点阐述 | 第14-15页 |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第17-27页 |
·基本概念 | 第17-19页 |
·辅导员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 第17-18页 |
·职业化、专业化与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 | 第18-19页 |
·基本理论 | 第19-22页 |
·人才学理论 | 第19-21页 |
·激励理论 | 第21-22页 |
·关怀理论 | 第22页 |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 | 第22-27页 |
·革命战争年代红军队伍中辅导员工作的探索 | 第22-23页 |
·建国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形成与发展 | 第23-24页 |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 第24-27页 |
3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现状分析 | 第27-38页 |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7-34页 |
·队伍结构不合理 | 第27-30页 |
·管理和保障制度不健全 | 第30-33页 |
·后备人才培养专业的缺失 | 第33-34页 |
·科学的队伍建设评价体系的缺失 | 第34页 |
·人员流动机制的缺失 | 第34页 |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34-38页 |
·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 | 第35-36页 |
·党和国家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精神贯彻落实不够有力 | 第36页 |
·当前辅导员队伍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不够科学 | 第36-38页 |
4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思考 | 第38-47页 |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目标与战略规划问题 | 第38-40页 |
·加强学科建设,解决辅导员队伍来源问题 | 第38页 |
·明确岗位职责,解决辅导员角色定位问题 | 第38-39页 |
·实施正规管理,解决辅导员队伍整体功能发挥问题 | 第39页 |
·加大资金投入,解决辅导员科研平台搭建问题 | 第39-40页 |
·建立专业组织,解决辅导员职业素养提高问题 | 第40页 |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制度建设问题 | 第40-41页 |
·实施严格的辅导员选聘制度 | 第40页 |
·完善辅导员培训制度 | 第40-41页 |
·健全辅导员考核、激励制度 | 第41页 |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评价问题 | 第41-47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42-43页 |
·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43-44页 |
·权重的确定与量化模型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A 大连市高校辅导员工作情况调查问卷 | 第50-55页 |
附录B 上海市高校辅导员考核指标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