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前言 | 第15-17页 |
一、名人与虚假广告的概括分析 | 第17-22页 |
(一) 名人和虚假广告的合理界定 | 第17页 |
(二) 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危害性分析 | 第17-18页 |
1、受众群体的广泛性和特定性 | 第17页 |
2、高度的欺骗性和误导性 | 第17-18页 |
3、利用名人的公信力做文章 | 第18页 |
(三) 名人代言虚假广告泛滥的成因分析 | 第18-19页 |
1、商业利益的本能驱使 | 第18页 |
2、《广告法》等相关法律的漏洞 | 第18页 |
3、大众媒体的缺乏自律 | 第18-19页 |
4、国家行政监管的不力 | 第19页 |
(四) 我国广告代言人责任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19-20页 |
(五) 责任制度缺失带来的弊端 | 第20-22页 |
1、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维系公序良俗 | 第20页 |
2、助长了明星虚假代言的风气,降低了其社会责任感 | 第20页 |
3、不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影响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 | 第20-22页 |
二、名人代言广告法律责任的不同学术观点 | 第22-27页 |
(一) 代言有责任说 | 第22-23页 |
1、民法的公平原则的必然要求 | 第22页 |
2、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 | 第22-23页 |
3、民法的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 | 第23页 |
(二) 代言无责任说 | 第23-27页 |
1、代言人没有保障真实性的法律义务 | 第24页 |
2、代言人仅是广告主或广告经营者欺诈的工具 | 第24-25页 |
3、缺乏可操作性 | 第25-27页 |
三、对名人代言广告法律责任之不同观点的评析 | 第27-36页 |
(一) 广告代言人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 | 第27-29页 |
(二) 对广告代言人的法律定位 | 第29-30页 |
1、代言人应该成为《广告法》中独立于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三方主体的单列主体 | 第29页 |
2、代言明星与广告主、广告经营者的行为是否属于共同行为 | 第29-30页 |
3、代言行为是一种"证言广告"和"明示担保" | 第30页 |
(三) 名人代言广告责任之归责研究 | 第30-36页 |
1、在虚假广告泛滥的全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承担主要的社会责任 | 第31-32页 |
2、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形式 | 第32-36页 |
(1) 广告代言人的民事责任 | 第32-33页 |
① 行为性质 | 第32页 |
② 法律依据 | 第32-33页 |
(2) 广告代言人的行政责任 | 第33-34页 |
(3) 广告代言人的刑事责任 | 第34-36页 |
四、国外广告代言人制度借鉴 | 第36-40页 |
(一) 建立预审制度,预防虚假广告产生 | 第36页 |
(二) 代言者必亲自使用过产品 | 第36-37页 |
(三) 新奇创意吸引注意力 | 第37页 |
(四) 对保健品广告敬而远之 | 第37-38页 |
(五) 信用机制的约束 | 第38-39页 |
(六) 消费者理智商家自律 | 第39-40页 |
五、我国广告代言人制度的构建 | 第40-49页 |
(一) 公众人物代言商业广告的基本原则 | 第40页 |
1、先行审查原则 | 第40页 |
2、坚持亲自使用原则 | 第40页 |
(二) 我国广告代言人责任体制的构建 | 第40-49页 |
1、完善立法 | 第41-43页 |
(1) 修改广告法,明确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 | 第41页 |
(2) 颁布相关司法解释,明确代言虚假广告的责任构成 | 第41-42页 |
(3) 颁布行政法规,将明星代言广告纳入行政监管的范围 | 第42-43页 |
2、完善司法 | 第43页 |
3、加强新闻媒体行业组织的建设,建立监管新闻媒体广告的专门组织 | 第43-45页 |
4、加强广告行业的自律 | 第45-46页 |
5、提高消费者的媒介素养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