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 行政裁量权的产生、概念、性质及特征 | 第12-21页 |
(一) 行政裁量权的产生 | 第12-13页 |
(二) 行政裁量权的概念 | 第13-16页 |
(三) 行政裁量权的性质 | 第16-19页 |
1、从行政裁量权的起源来看,行政裁量权是行政权力的延伸,具有行政权的一般特征 | 第16-17页 |
2、行政裁量权在行政行为中的价值目标——行政效率 | 第17页 |
3、行政裁量权的本质——意思表示 | 第17-19页 |
(四) 行政裁量权的特征 | 第19-21页 |
1、行政裁量权具有自主性 | 第19页 |
2、行政裁量权具有工具性 | 第19页 |
3、行政裁量权具有不确定性 | 第19-21页 |
二 行政裁量权异化的表现、原因和及控制理由分析 | 第21-30页 |
(一) 行政裁量权异化的表现 | 第21-25页 |
1、违反法定程序的裁量 | 第21-22页 |
2、滥用职权 | 第22-24页 |
3、裁量怠慢 | 第24-25页 |
(二) 行政裁量权异化的原因分析 | 第25-28页 |
1、行政裁量权本身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异化性 | 第25页 |
2、从立法的角度来解读行政裁量的异化 | 第25-26页 |
3、法治观念淡薄,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第26-27页 |
4、目前我国法院对行政裁量权的司法审查的有限性 | 第27-28页 |
(三) 对行政裁量权异化控制的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三 英德两国对行政裁量权司法审查现状分析 | 第30-41页 |
(一) 英国对行政裁量权的司法审查 | 第30-32页 |
(二) 德国对行政裁量权的控制 | 第32-37页 |
1、不确定法律概念(unbestimmterR echtsbegriff) | 第32-34页 |
2、比例原则 | 第34-37页 |
(三) 德英两国行政裁量权司法审查之比较 | 第37-41页 |
四 构建我国特色的行政裁量权司法审查制度 | 第41-53页 |
(一) 对我国的行政裁量权司法审查制度评析 | 第41-42页 |
(二) 我国行政裁量权司法审查的原则:合法性原则 | 第42-46页 |
1、对我国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的重新认识 | 第42-44页 |
2、比例原则的引入 | 第44-46页 |
(三) 构建我国特色的行政裁量权司法审查标准 | 第46-53页 |
1、以主观形态为视角(目的不适当及不相关考虑) | 第47-50页 |
2、以客观结果为视角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