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0页 |
| ·选题和研究动因 | 第7-8页 |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第二章 盈余管理有关理论问题 | 第10-22页 |
| ·盈余管理的概念及辨析 | 第10-15页 |
| ·盈余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 第10-13页 |
| ·相关概念辨析 | 第13-15页 |
| ·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 第15-20页 |
| ·盈余管理存在的必然性 | 第15-19页 |
| ·盈余管理产生的可能性 | 第19-20页 |
| ·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 | 第20-22页 |
| ·外部审计、公司治理结构等因素 | 第20-21页 |
| ·会计准则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 第22-32页 |
| ·盈余管理国外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 第22-27页 |
| ·盈余管理的动机 | 第22-25页 |
| ·盈余管理的方法 | 第25-26页 |
| ·盈余管理的市场反应 | 第26-27页 |
| ·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 | 第27页 |
| ·盈余管理国内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 第27-32页 |
| ·盈余管理的动机 | 第27-29页 |
| ·盈余管理的方法 | 第29-30页 |
| ·盈余管理的市场反应 | 第30页 |
| ·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 第32-42页 |
|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2-33页 |
| ·实证研究设计 | 第33-36页 |
| ·实证分析期间 | 第33页 |
| ·实证分析样本 | 第33-34页 |
| ·实证模型 | 第34-35页 |
| ·模型的参数计算 | 第35-36页 |
| ·实证过程与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 ·模型整体回归的显著性检验 | 第36-37页 |
| ·模型回归系数显著性的检验 | 第37-38页 |
| ·总应计利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 ·操控性应计利润(残差)的统计分析 | 第39-40页 |
| ·实证结论与总结 | 第40-42页 |
| ·实证结论 | 第40-41页 |
|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电力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采用的手段、对策与建议 | 第42-46页 |
| ·盈余管理常用的手段 | 第42-44页 |
| ·对策与建议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附录 | 第50-67页 |
| 电力上市公司数据 | 第50-67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