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特种医学论文--放射医学论文--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上的应用论文

适用于非实验室条件下内污染快速筛查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内照射剂量学基础第10-21页
 1 内照射剂量学中常用的量第10-11页
   ·活度第10页
   ·吸收剂量第10页
   ·当量剂量和待积当量剂量第10-11页
   ·有效剂量和待积有效剂量第11页
 2 ICRP内照射剂量学模型第11-15页
   ·ICRP参考人第11-12页
   ·呼吸系统模型第12-15页
   ·内照射剂量估计基本步骤第15页
 3 内照射检测方法概述第15-21页
   ·体外直接测量方法第15-19页
     ·基本原理第15-16页
     ·影响体外直接测量的主要因素第16-19页
       ·屏蔽第16页
       ·探测器第16-17页
       ·效率刻度第17-18页
       ·测量几何方式第18-19页
   ·生物样品测量方法第19-21页
     ·α粒子能谱技术和β粒子计数方法第19页
     ·ICP-MS分析方法第19-21页
第二章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内污染核素及探测限的确定第21-25页
 1 核素确定第21-22页
 2 核素探测限的确定第22-25页
   ·确定探测限的依据第22-23页
   ·剂量转换系数第23页
   ·对应1mSv的探测限第23页
   ·对应10mSv的探测限第23页
   ·对应50mSv的探测限第23页
   ·对应不同AMAD的剂量转换系数的修正第23-25页
第三章 非实验室条件下内照射肺计数方法的建立第25-55页
 1 便携式γ谱仪组成第25-27页
   ·NaI(T1)探测器第26页
   ·HPGe探测器第26页
   ·Inspector2000多道分析器系统第26-27页
   ·GENIE2000谱分析软件第27页
 2 探测器对点源、圆柱形体源的能量响应测量和计算第27-35页
   ·MCNP第27-29页
   ·探测器对点源的探测效率测量和计算第29-32页
     ·3英寸NaI(T1)探测器对点源的探测效率测量和计算第29-30页
     ·20%HPGe探测器对点源的探测效率测量和计算第30-32页
   ·探测器对圆柱形体源的能谱测量和计算第32-35页
     ·3英寸NaI(T1)探测器对圆柱形体源的能谱测量和计算第33-34页
     ·20%HPGe探测器对圆柱形体源的能谱测量和计算第34-35页
 3 探测器点源效率函数的确定第35-39页
   ·NaI(T1)探测器点源效率函数MC计算模型第35-36页
   ·结果第36-39页
 4 探测器对人体模型的探测几何优化第39-47页
   ·BOMAB体模第40-41页
   ·3英寸NaI(T1)探测器探测几何优化第41-44页
   ·20%HPGe探测器探测几何优化第44-47页
 5 基于BOMAB体模的便携式γ谱仪的无源效率刻度第47-50页
   ·3英寸NaI(T1)探测器对BOMAB体模探测效率函数的确定第47-49页
   ·20%HPGe探测器对BOMAB体模探测效率函数的确定第49-50页
 6 最小可探测活度(MDA)的确定第50-53页
   ·3英寸NaI(T1)探测器的MDA第50-52页
   ·20%HPGe探测器的MDA第52-53页
 7 讨论第53-55页
第四章 内照射剂量评估第55-63页
 1 吸入滞留份额 IRF(t)的相关参数第55-58页
   ·吸入效率第55-56页
   ·沉积效率第56-57页
   ·沉积份额第57-58页
   ·廓清份额第58页
 2 IRF(t)的计算第58-61页
   ·微分方程组的建立第58-60页
   ·连续测量情况下IRF(t)修正第60-61页
   ·对应不同AMAD的IRF(t)修正第61页
 3 讨论第61-63页
结束语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附录第68-76页
发表文章第76-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肌酸激酶结构域相互作用与活性中心极性微环境的研究
下一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