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组织、会议及其文献论文

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研究

内容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前言第10-14页
 一、选题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研究思路第12-13页
 四、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一章 党代会常任制的理论依据、基本内涵和意义第14-37页
 一、代议制民主与党代会常任制第14-22页
  (一) 从直接民主到间接民主第15-17页
  (二) 党的代议机构——党的代表大会及代表大会制度第17-21页
  (三) 党代会制度运作的基本模式第21-22页
 二、党代会常任制的基本内涵第22-26页
  (一) 定义党代会常任制需要把握的核心和要素第22-25页
  (二) 党代会常任制的基本内涵第25-26页
 三、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意义第26-37页
  (一) 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是克服现行党代会制度弊端的路径选择第27-30页
  (二) 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是发展党内民主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第30-33页
  (三) 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是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的内在要求第33-34页
  (四) 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与领导水平的基础要件第34-37页
第二章 党代会常任制的历史与现实考察第37-59页
 一、党代会年会制的创立与发展第37-43页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党代会年会制第37-41页
  (二) 列宁继承与发展了党代会年会制第41-43页
 二、我党关于党代会常任制的提出第43-51页
  (一) 党的一大至六大对党代会年会制的继承与实践第43-44页
  (二) 党的八大第一次提出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第44-47页
  (三) 对这一时期党代会常任制探索的评价及反思第47-51页
 三、新时期党代会常任制的新探索第51-59页
  (一) 第一轮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的做法和经验第51-54页
  (二) 第二轮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果第54-59页
第三章 常任制条件下党代表的产生、职权与保障第59-85页
 一、常任制条件下党代表的产生第59-70页
  (一) 现行党代表产生的弊端及成因第59-64页
  (二) 改进党代表产生的思路第64-70页
 二、常任制条件下党代表的职权第70-79页
  (一) 健全党代表职权的意义第70-73页
  (二) 常任制条件下党代表行使的主要职权第73-79页
 三、常任制条件下对党代表的保障与监督第79-85页
  (一) 建立对党代表的保障机制第79-82页
  (二) 建立对党代表的监督机制第82-85页
第四章 常任制条件下党代会的年会制度及其职能第85-114页
 一、党代会年会制度第85-91页
  (一) 建立党代会年会制度的必要性第85-88页
  (二) 党代会年会制度的主要内容第88-91页
 二、党代会年会的选举职能第91-101页
  (一) 党代会选举的功能第92-94页
  (二) 现行党代会选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94-96页
  (三) 发挥党代会年会选举职能的思路第96-101页
 三、党代会年会的决策职能第101-108页
  (一) 党代会决策的价值第101-103页
  (二) 现行党代会决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03-104页
  (三) 发挥党代会年会决策职能的思路第104-108页
 四、党代会年会的监督职能第108-114页
  (一) 监督职能是党代会的应有职能第108-110页
  (二) 现行党代会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10-112页
  (三) 发挥党代会年会监督职能的思路第112-114页
第五章 常任制条件下党内权力的配置及其运作第114-134页
 一、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之间的权力配置及其运作第114-123页
  (一) 现行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之间的权力关系状态第114-115页
  (二) 理顺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之间的权力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115-119页
  (三) 实现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之间权力合理配置及运作的构想第119-123页
 二、党代会、党委、纪委之间的权力配置及其运作第123-134页
  (一) 现行党代会、党委、纪委之间的权力关系状态第123-125页
  (二) 合理配置党代会、党委、纪委之间权力的依据第125-128页
  (三) 实现党代会、党委、纪委之间权力合理配置及运作的构想第128-134页
结束语第134-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5页
后记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中情感与学习观念研究
下一篇:北京市流动人口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