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驰名商标淡化概述 | 第10-20页 |
一、驰名商标的概念及认定标准 | 第10-12页 |
(一)、驰名商标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 | 第11-12页 |
二、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起源及理论依据 | 第12-20页 |
(一)、"混淆"理论 | 第12-13页 |
(二)、"淡化"理论 | 第13-20页 |
第二章 反淡化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发展 | 第20-30页 |
一、世界各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实践 | 第20-24页 |
(一)、有关国际公约对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规定 | 第20-21页 |
(二) 有关国家对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做法 | 第21-24页 |
二、网络条件下的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 | 第24-30页 |
(一)、网络条件下的驰名商标淡化的表现形式及构成 | 第24-27页 |
(二)、网络环境下驰名商标淡化的各国解决方法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反淡化保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争论 | 第30-38页 |
一、商标淡化保护是否已超前 | 第30-32页 |
二、商标淡化认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32-38页 |
(一)、应否对驰名商标淡化的行为对象扩大化 | 第32-34页 |
(二)、认定商标淡化行为是否要求应存在实际的损害后果 | 第34-36页 |
(三)、商标淡化侵权是否应考虑行为人的主观过错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我国的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现状及立法建议 | 第38-46页 |
一、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现状 | 第38-40页 |
二、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立法中的不足与相关建议 | 第40-46页 |
(一) 将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条款纳入现行《商标法》 | 第41-43页 |
(二) 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商标法的补充,完善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 | 第43-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