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本课题的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SPR 生物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 第10-12页 |
| ·SPR 生物传感器的特点 | 第10-11页 |
| ·SPR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 第11-12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2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的理论分析 | 第14-19页 |
| ·表面等离子波(SURFACE PLASMON WAVE,SPW) | 第14-15页 |
|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的光学激发 | 第15-16页 |
| ·SPR 传感模型及影响因素 | 第16-19页 |
| 3 系统设计方法 | 第19-27页 |
| ·光学检测系统及生物芯片传感器设计 | 第19-21页 |
| ·系统研究目标 | 第19页 |
| ·研究方案 | 第19-20页 |
| ·光学器材以及生物芯片的选择 | 第20-21页 |
| ·信号采集及处理的软硬件选择 | 第21-25页 |
| ·硬件选择 | 第21-24页 |
| ·软件选择 | 第24-25页 |
| ·总体设计思路与流程 | 第25-27页 |
| 4 SPR 实时信号采集与分析以及软件的实现 | 第27-48页 |
| ·整体结构 | 第27页 |
| ·光学系统 | 第27-29页 |
| ·信号采集软件介绍 | 第29-35页 |
| ·软件结构界面 | 第29-30页 |
| ·视频信号采集的实现 | 第30页 |
| ·创建捕获窗口 | 第30页 |
| ·设置设备、打开预览 | 第30-31页 |
| ·图像采集、灰阶图像转换及图像处理实现 | 第31页 |
| ·样点选取与采集 | 第31-32页 |
| ·样点曲线的显示与选择 | 第32-33页 |
| ·SPR 仿真模拟实现 | 第33-35页 |
| ·实时图像信号采集与分析 | 第35-39页 |
| ·图像信号采集 | 第35页 |
| ·图像信号分析 | 第35-39页 |
| ·基于光电池的点信号采集分析 | 第39-40页 |
| ·光电池 | 第39页 |
| ·采集卡 | 第39-40页 |
| ·串口通信控制、信号采集与SPR 曲线分析 | 第40-48页 |
| ·串口通信 | 第40-42页 |
| ·U587310 模入数据采集模块 | 第42-43页 |
| ·基于SPR 采集曲线分析 | 第43-46页 |
| ·SPR 曲线动力学分析 | 第46-48页 |
| 5 便携式系统设计及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实现 | 第48-58页 |
| ·便携式系统设计 | 第48-49页 |
|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 | 第49-54页 |
| ·建立宿主机开发环境 | 第49-52页 |
| ·软件开发模式 | 第52页 |
| ·基于MiniGUI 软件开发 | 第52-54页 |
| ·MINIGUI 库的编译与移植 | 第54-57页 |
| ·MINIGUI 编译 | 第54-55页 |
| ·MINIGUI 移植 | 第55-57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 6 单点SPR 信号采集及分析实验 | 第58-64页 |
| ·无样品芯片实验 | 第58-59页 |
| ·N-乙酰半胱氨酸单分子层的SPR | 第59-62页 |
| ·不同生物膜厚度SPR 检测与动力学曲线分析 | 第62-64页 |
| ·理论模拟SPR 曲线 | 第62页 |
| ·两组实验数据动力学曲线对比 | 第62-64页 |
| 7 总结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附录 | 第68-74页 |
| A. 作者在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8页 |
| B. 作者在硕士期间发表的会议论文目录 | 第68页 |
| C. 作者在硕士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
| D. 程序资料 | 第69-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