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学丛书、文集、连续出版物论文--全书论文

《诸病源候论》病候考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引言第10-11页
1 《诸病源候论》的作者与版本第11-12页
   ·作者第11页
   ·版本流传第11-12页
2 《诸病源候论》的主要内容第12-22页
   ·风病第13页
   ·虚劳病第13-14页
   ·消渴病第14页
   ·解散病第14-15页
   ·外感热病第15-16页
   ·疟病候第16页
   ·黄病候第16页
   ·脚气病第16页
   ·淋病第16-17页
   ·五脏六腑病第17页
   ·痢病第17-18页
   ·虫致病第18页
   ·癥瘕积聚病第18-19页
   ·疝病第19页
   ·消化系统疾病第19页
   ·霍乱病第19页
   ·五官口齿病第19-20页
   ·外科及皮肤科疾病第20-21页
   ·妇人及小儿病第21-22页
   ·养生与导引第22页
3 《病源》前存世的医经、经方第22-27页
   ·《黄帝内经》(《素问》和《灵枢》)与《针灸甲乙经》第22-24页
     ·《黄帝内经》(《素问》和《灵枢》)第23页
     ·《针灸甲乙经》第23-24页
   ·《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第24-25页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第24-25页
     ·《脉经》第25页
   ·《难经》第25-26页
   ·(《刘涓子鬼遗方》第26页
   ·《肘后备急方》第26-27页
4 后世集成隋以前经方的重要方书第27-29页
   ·《外台秘要方》第27-28页
   ·《太平圣惠方》第28页
   ·《医心方》第28-29页
   ·《覆载万安方》第29页
5 考源的方法与结论第29-45页
   ·建立《病源》数据库第29-31页
   ·《诸病源候论》引用文献第31-32页
   ·病候名称的来源第32-40页
     ·《诸病源候论》与《肘后备急方》的比较第32-36页
     ·《诸病源候论》与几部重要方书的比较第36-40页
   ·病候的来源第40-45页
     ·直接引用第40-42页
     ·综合概括第42-45页
6 结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个人简历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市政债券问题研究
下一篇:移动式远程心电监护近无损心电数据压缩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