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5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2-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领域现状及分析 | 第15-31页 |
·技术学习相关研究分析与评述 | 第15-18页 |
·技术学习概念综述与评析 | 第15-16页 |
·技术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 | 第16页 |
·技术学习研究的重要性 | 第16-17页 |
·本文对技术学习类型的划分 | 第17-18页 |
·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分析与评述 | 第18-22页 |
·全球生产网络理论的产生 | 第18-20页 |
·全球生产网络的四种类型及成因 | 第20-21页 |
·全球生产网络的结构 | 第21-22页 |
·全球生产网络研究意义 | 第22页 |
·地方生产网络理论分析与评述 | 第22-26页 |
·地方生产网络理论的产生 | 第23页 |
·地方生产网络的构成 | 第23-24页 |
·经济全球化下地方生产网络的演变模式 | 第24-25页 |
·地方生产网络的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行动者网络理论(ANT)综述与探讨 | 第26-31页 |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 第26-28页 |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主要观点 | 第28-29页 |
·行动者网络理论连接的关键 | 第29-30页 |
·本文对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应用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理论框架建构 | 第31-40页 |
·全球生产网络与地方生产网络的连接 | 第31-32页 |
·生产网络与技术学习 | 第32-37页 |
·全球生产网络与技术学习 | 第32-33页 |
·地方生产网络与技术学习 | 第33-34页 |
·全球-地方生产网络连接与技术学习 | 第34-37页 |
·行动者网络理论用于生产网络的分析 | 第37-39页 |
·行动者网络理论运用于分析全球生产网络 | 第37页 |
·行动者网络理论运用于分析地方生产网络 | 第37-38页 |
·用ANT 解释全球-地方生产网络连接 | 第38-39页 |
·本文的分析框架图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郑州开发区技术学习总体特征 | 第40-61页 |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情况分析 | 第40-45页 |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情况介绍 | 第40-41页 |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背景条件分析 | 第41-42页 |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阶段 | 第42-43页 |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分析 | 第43-45页 |
·开发区生产网络现状特点分析 | 第45-50页 |
·全球生产联系情况 | 第45-48页 |
·国内生产联系情况 | 第48-49页 |
·本地生产联系情况 | 第49-50页 |
·郑州开发区生产网络下的技术学习特征 | 第50-56页 |
·开发区地方生产网络学习特征分析 | 第50-55页 |
·开发区外部联系与学习特征分析 | 第55-56页 |
·开发区网络学习特征总结 | 第56页 |
·开发区技术学习和创新能力提升的挑战 | 第56-61页 |
第五章 不同类型企业学习模式案例研究 | 第61-80页 |
·分厂企业网络与技术学习 | 第61-67页 |
·河南安飞电子玻璃有限公司简介 | 第61-62页 |
·公司内部网络与技术学习和创新 | 第62-64页 |
·安飞公司技术学习与地方生产网络关系分析 | 第64-65页 |
·公司技术学习与地方外生产网络关系分析 | 第65-66页 |
·开发区单企业、分厂企业网络现状特点 | 第66-67页 |
·集团企业网络与技术学习 | 第67-73页 |
·郑州祥和集团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简介 | 第67-68页 |
·祥和电气公司内部网络与技术学习 | 第68-71页 |
·祥和电气公司技术学习与地方生产网络 | 第71-72页 |
·祥和电气公司技术学习与地方外生产网络 | 第72页 |
·开发区集团企业网络总体特征 | 第72-73页 |
·区内企业集群网络与技术学习 | 第73-80页 |
·开发区企业集群学习网络培育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发展 | 第73-75页 |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与案例选择 | 第75-76页 |
·印刷包装企业群内部网络联系与技术学习现状分析 | 第76-78页 |
·印刷包装企业群技术学习利用生产网络 | 第78页 |
·印刷包装企业群技术学习的困难 | 第78-80页 |
第六章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开发区技术学习网络构建思考 | 第80-85页 |
·基于ANT 的学习网络构建思路 | 第80-81页 |
·开发区学习网络的构建 | 第81-83页 |
·营造地方学习文化氛围 | 第81-82页 |
·增加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 | 第82页 |
·建立与大学科研院所的联系 | 第82-83页 |
·积极嵌入全球生产网络 | 第83页 |
·不同类型企业学习网络的构建 | 第83-8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8页 |
·文章结论 | 第85-86页 |
·不足之处 | 第86页 |
·展望 | 第86-88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88-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第96-97页 |
后记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