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可持续发展的庐山风景区旅游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4页
1 绪论第14-25页
   ·问题提出的背景第14-17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7-18页
     ·研究的目的第17页
     ·研究的意义第17-18页
   ·国内外风景区旅游规划研究第18-23页
     ·国内外风景区旅游规划的历史发展第18-21页
     ·风景区旅游规划的现存问题第21-22页
     ·风景区旅游规划的发展趋势第22-23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3页
   ·论文研究的框架第23-25页
2 可持续发展的庐山风景区旅游规划方法体系第25-52页
   ·庐山风景区旅游规划基础内容第25-31页
     ·旅游规划的主要理论第25-27页
     ·旅游规划的主要思想方法第27-29页
     ·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第29-30页
     ·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第30-31页
   ·庐山风景区复杂适应系统第31-36页
     ·复杂系统理论第32页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第32-35页
     ·复杂适应系统与庐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第35-36页
   ·庐山风景区整合规划第36-40页
     ·和合思维第36-38页
     ·整合规划原则与方法第38-39页
     ·整合规划与庐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第39-40页
   ·庐山风景区公众参与第40-45页
     ·风景区领域的公众参与第41-42页
     ·基于公众参与的问卷调查第42-44页
     ·公众参与与庐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第44-45页
   ·可持续发展的庐山风景区旅游规划方法模型的建立第45-50页
     ·复杂系统工程研究方法第45-46页
     ·建立模型的前提第46页
     ·建立模型的主要步骤第46-49页
     ·模型运行的保障体系第49-50页
     ·建立模型的重要意义第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3 可持续发展的庐山风景区旅游规划实践基础研究第52-89页
   ·庐山风景区背景环境分析第52-54页
     ·区位条件分析第52页
     ·自然地理环境分析第52-53页
     ·人文环境分析第53-54页
     ·旅游设施分析第54页
   ·庐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第54-63页
     ·可持续系统构成第54-55页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55-57页
     ·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第57-59页
     ·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第59-63页
   ·庐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第63-69页
     ·旅游资源类型与特征第63-64页
     ·旅游资源等级评价第64-69页
   ·庐山风景区旅游市场分析第69-83页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第69-72页
     ·旅游客源市场时间结构分析第72-73页
     ·旅游市场结构分析第73-79页
     ·游客评价分析第79-82页
     ·旅游市场调查的启示第82-83页
   ·庐山风景区旅游发展分析第83-87页
     ·旅游发展ASEB栅格分析第83-86页
     ·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第86-87页
   ·本章小结第87-89页
4 可持续发展的庐山风景区旅游规划实践研究第89-136页
   ·庐山风景区旅游规划思路第89-90页
     ·旅游规划指导思想第89页
     ·旅游规划的目标第89-90页
   ·庐山风景区旅游规划总体布局第90-94页
     ·旅游功能分区第90-91页
     ·游览景点分布第91-92页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第92-94页
   ·庐山风景区旅游产品规划第94-97页
     ·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与整合第94页
     ·旅游精品项目第94页
     ·游览路线整合第94-97页
   ·庐山风景区旅游商品的整合开发第97-100页
     ·庐山云雾茶现状分析第97页
     ·庐山云雾茶整合开发原则第97-98页
     ·庐山云雾茶整合开发第98-100页
   ·庐山风景区旅游形象策划与整合营销第100-103页
     ·旅游形象定位第100-101页
     ·主体形象的塑造第101页
     ·旅游形象市场营销策略第101-103页
   ·庐山风景区旅游环境保护规划第103-109页
     ·旅游环境现状及问题第103-105页
     ·旅游环境整治对策第105-109页
   ·庐山风景区绿地规划第109-116页
     ·绿地概况第109页
     ·绿地现存问题第109-112页
     ·绿地建设对策第112页
     ·林相整合改造第112-116页
   ·庐山风景区旅游保障体系规划第116-133页
     ·管理体制与公众参与主体整合规划第116-122页
     ·旅游人力资源整合规划第122-124页
     ·旅游景观环境整合规划第124-133页
   ·庐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效益预测第133-135页
     ·近期可持续发展效益预测第133-134页
     ·中期可持续发展效益预测第134页
     ·远期可持续发展效益预测第134-135页
   ·本章小结第135-136页
结论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7页
附录第147-1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4-155页
致谢第155-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水线面双体船运动仿真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道路货运业物流发展模式的制度经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