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4-28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14-17页 |
·选题背景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文献综述 | 第17-24页 |
·关于公共产品及其供给理论 | 第17-20页 |
·关于农村公共产品及其供给理论 | 第20-21页 |
·关于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 第21页 |
·关于改革与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 | 第21-24页 |
·比较研究的成果 | 第24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4-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7-28页 |
第2章 公共产品供给的一般分析 | 第28-37页 |
·公共产品的界定 | 第28-31页 |
·公共产品的概念与特征 | 第28-29页 |
·公共产品的分类 | 第29-30页 |
·本文界定的公共产品 | 第30-31页 |
·公共产品供给的界定 | 第31-34页 |
·公共产品供给的概念与特征 | 第31-32页 |
·公共产品供给的法律属性 | 第32-34页 |
·公共产品供给的模式划分及其评价 | 第34-37页 |
·公共产品供给的模式划分 | 第34-35页 |
·对公共产品供给诸模式的评价 | 第35-37页 |
第3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表现和原因 | 第37-51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表现 | 第37-40页 |
·公共产品供给的总量不足 | 第37-38页 |
·公共产品供给的结构不合理 | 第38页 |
·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公平 | 第38-39页 |
·地方政府供给能力的不足 | 第39-40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 | 第40-44页 |
·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前的原因分析 | 第40-41页 |
·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后的原因分析 | 第41-44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本质 | 第44-51页 |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矛盾是社会发展中新出现的基本矛盾 | 第44-45页 |
·城乡差别的关键是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差别 | 第45-47页 |
·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矛盾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 | 第47-48页 |
·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矛盾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 第48-51页 |
第4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重构 | 第51-69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 | 第51-53页 |
·确定供给主体的原则 | 第51-52页 |
·当前供给主体的总体设想 | 第52-53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客体 | 第53-56页 |
·确定供给客体的前提 | 第53-54页 |
·确定供给客体的机制 | 第54-55页 |
·供给客体的总体设想 | 第55-56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模式 | 第56-62页 |
·政府供给模式 | 第56-58页 |
·市场供给模式 | 第58-59页 |
·合作供给模式 | 第59-60页 |
·三种模式的比较 | 第60页 |
·选择:政府主导下的合作供给模式 | 第60-62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规划 | 第62-69页 |
·规划的形式 | 第63-64页 |
·规划的定位 | 第64-66页 |
·规划的效力 | 第66-69页 |
第5章 基础条件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法律机制 | 第69-92页 |
·基础条件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一般性分析 | 第69-70页 |
·基础条件型农村公共产品的特征 | 第69页 |
·基础条件型农村公共产品的分类 | 第69-70页 |
·基础条件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问题 | 第70页 |
·农用水利设施供给的法律机制 | 第70-78页 |
·农用水利设施的特征 | 第70-71页 |
·农用水利设施供给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71-74页 |
·日本农用水利设施供给的经验及启示 | 第74-76页 |
·解决农用水利设施供给难题的制度设计 | 第76-78页 |
·农村教育供给的法律机制 | 第78-92页 |
·农村教育的界定 | 第78-80页 |
·农村教育供给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80-84页 |
·国外农村教育的经验和启示 | 第84-88页 |
·改革农村教育模式的制度构想 | 第88-92页 |
第6章 市场服务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法律机制 | 第92-136页 |
·市场服务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一般性分析 | 第92-93页 |
·市场服务型农村公共产品的特征 | 第92页 |
·市场服务型农村公共产品的分类 | 第92页 |
·市场服务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问题 | 第92-93页 |
·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法律机制 | 第93-114页 |
·农村金融的界定 | 第93-94页 |
·农村金融问题及其原因 | 第94-100页 |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的经验及启示 | 第100-105页 |
·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制度设计 | 第105-114页 |
·劳动力输出服务供给的法律机制 | 第114-136页 |
·劳动力输出服务的界定 | 第114-116页 |
·劳动力输出服务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116-119页 |
·英国劳动力输出服务的经验及启示 | 第119-123页 |
·劳动力输出服务供给的制度设计 | 第123-136页 |
第7章 社会保障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法律机制 | 第136-162页 |
·社会保障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一般性分析 | 第136-137页 |
·社会保障型农村公共产品的特征 | 第136页 |
·社会保障型农村公共产品的分类 | 第136页 |
·社会保障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问题 | 第136-137页 |
·农村医疗保障的界定 | 第137-142页 |
·当前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原则与主要特征 | 第137-139页 |
·从公共产品角度对农村医疗保障的界定 | 第139-142页 |
·农村医疗保障的历史考察 | 第142-147页 |
·1950——1970年代:兴起和发展阶段 | 第142-144页 |
·1980——1990年代:退化和解体阶段 | 第144-145页 |
·1990年代末期到2001年:整治与复苏阶段 | 第145-146页 |
·2002年至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构建 | 第146-147页 |
·农村医疗保障供给中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147-155页 |
·收费机制不合理 | 第147-148页 |
·个人账户的设置无法起到应有作用 | 第148-150页 |
·农民实际负担的医疗费用仍然很大 | 第150-151页 |
·补偿内容及程序的宣传不到位 | 第151-153页 |
·低级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低,高级医疗机构缺乏监督 | 第153-154页 |
·农民工的医疗保障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 第154-155页 |
·农村医疗保障供给的制度设计 | 第155-162页 |
·完善农村医疗保障服务供给的宏观定位 | 第155-157页 |
·完善农村医疗保障服务供给的具体制度设计 | 第157-161页 |
·完善农村医疗保障的立法形式 | 第161-162页 |
结论 | 第162-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165-173页 |
致谢 | 第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