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关于大学生社会化的研究 | 第10-13页 |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的研究 | 第13-18页 |
·高校学生社团与大学生社会化关系的研究 | 第18-19页 |
·高校学生社团与大学生社会化研究述评 | 第19-20页 |
2 研究设计 | 第20-2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理论依据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研究假设、分析框架 | 第21-22页 |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研究假设 | 第21页 |
·分析框架 | 第21-22页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社团 | 第22页 |
·高校学生社团 | 第22页 |
·社会化 | 第22-23页 |
·大学生社会化 | 第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问卷调查 | 第23页 |
·深入访谈 | 第23-24页 |
·资料分析 | 第24页 |
·样本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5-26页 |
3 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 | 第26-32页 |
·大学生参与社团的动机 | 第26-27页 |
·大学生参加社团的数量 | 第27-28页 |
·大学生的社团参与度 | 第28-30页 |
·大学生社团参与的结构特征 | 第30-31页 |
·大学生参与社团的收获 | 第31-32页 |
4 大学生社会化的现状 | 第32-41页 |
·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 | 第32-33页 |
·大学生的道德认知 | 第32页 |
·大学生的道德行为 | 第32-33页 |
·大学生的道德参与 | 第33页 |
·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 第33-36页 |
·大学生的政治情感和态度 | 第34-35页 |
·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认知 | 第35页 |
·大学生的政治参与 | 第35-36页 |
·大学生的角色社会化 | 第36-38页 |
·大学生的角色认知 | 第36-37页 |
·大学生的角色移情 | 第37-38页 |
·大学生的角色行为 | 第38页 |
·大学生的个性社会化 | 第38-41页 |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 | 第38-39页 |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 第39-40页 |
·大学生的知识技能 | 第40-41页 |
5 大学生社团参与对其社会化的影响 | 第41-58页 |
·大学生是否参加社团对其社会化的影响 | 第41-45页 |
·对道德社会化的影响 | 第41-43页 |
·对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 第43页 |
·对角色社会化的影响 | 第43-44页 |
·对个性社会化的影响 | 第44-45页 |
·大学生参加社团的类型对其社会化的影响 | 第45-49页 |
·政治思想型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 第45页 |
·专业学术型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 第45-47页 |
·科技创新型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 第47-48页 |
·艺术兴趣型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 第48页 |
·体育娱乐型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 第48-49页 |
·公益服务型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 第49页 |
·大学生参加社团的程度对其社会化的影响 | 第49-58页 |
·参加社团的数量对其社会化的影响 | 第49-50页 |
·参加社团的深度对其社会化的影响 | 第50-58页 |
6 结论与思考 | 第58-62页 |
·基本结论 | 第58-59页 |
·讨论 | 第59-61页 |
·高校学生社团社会化功能的目标 | 第59页 |
·高校学生社团社会化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 第59-60页 |
·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建议 | 第60-61页 |
·研究不足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1: 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调查 | 第66-71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