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第一章 引论 | 第11-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本文要研究的问题及创新点 | 第13-17页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第17-41页 |
·社会心理学概述 | 第17-20页 |
·本研究的社会心理学依据 | 第20-30页 |
·数学差生及差生群体的研究综述 | 第30-37页 |
·数学差生及差生群体的界定 | 第30-33页 |
·数学差生成因的不同看法 | 第33-35页 |
·数学差生问题的研究方向及转化策略 | 第35-37页 |
·从社会心理学维度研究数学差生问题 | 第37-39页 |
·文献述评的总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过程 | 第41-61页 |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41页 |
·被试的选择 | 第41-42页 |
·研究工具 | 第42-43页 |
·研究的主要结果及分析 | 第43-61页 |
·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 | 第43-47页 |
·面谈资料的分析 | 第47-61页 |
第四章 本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及理论解释 | 第61-65页 |
·数学差生对自我(self)的认识影响着他的行为 | 第61页 |
·群体之中的其他成员(教师及同学)影响着数学差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表现 | 第61-62页 |
·数学差生群体的内部人际关系的特点 | 第62-64页 |
·对群体内部人际关系一致性的社会心理学解释 | 第62-63页 |
·对群体内部人际关系临近性的社会心理学解释 | 第63页 |
·对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相互性的社会心理学解释 | 第63-64页 |
·对群体内部人际关系互补性的社会心理学解释 | 第64页 |
·群体压力对数学差生的约束作用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研究结果对指导数学差生转化的意义 | 第65-69页 |
·帮助数学差生认识自我,改造自我,跳出“数学差生角色” | 第65页 |
·利用群体压力改造数学差生的行为 | 第65-66页 |
·用改造群体的方式来改变数学差生个体 | 第66-67页 |
·“以孩子影响孩子”——让数学优生来带动数学差生 | 第67-69页 |
第六章 研究的结论及展望 | 第69-73页 |
·研究的结论 | 第69-70页 |
·研究的不足及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70-73页 |
结束语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附录A 调查问卷表 | 第77-78页 |
附录B 面谈提纲 | 第78-80页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