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上篇 早期小说的叙事特点 | 第11-47页 |
第一章 情节结构 | 第12-27页 |
·显在情节的陌生化 | 第12-21页 |
·可信度的断点生成 | 第21-27页 |
第二章 节奏的雏形 | 第27-31页 |
第三章 叙述者的凸现 | 第31-38页 |
第四章 叙述角影响下的叙述 | 第38-47页 |
·认知——有所不知多于无所不知 | 第39-40页 |
·情感——有动于衷多于无动于衷 | 第40-41页 |
·价值取向——隐匿与多声并存 | 第41-44页 |
·环境——平常世界与非常逻辑的映衬 | 第44-47页 |
下篇 成熟期小说的叙事承接与嬗变 | 第47-87页 |
第五章 情节结构的衍进 | 第49-68页 |
·轴心故事的分裂 | 第49-55页 |
·深层结构的营造 | 第55-60页 |
·终结假说的诞生 | 第60-64页 |
·互文框架的出现 | 第64-68页 |
第六章 节奏的成熟 | 第68-78页 |
第七章 视角的强化 | 第78-83页 |
第八章 象征意象的运用 | 第83-87页 |
结语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89页 |
附录 | 第89-90页 |
后记 | 第90-91页 |